(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康:地名,今屬江西省贛州市。
- 香爐:指香爐峰,廬山的一座山峰。
- 佳処:風景優美的地方。
- 刈蔞(yì lóu):割取蔞蒿,蔞蒿是一種水生植物,可食用。
- 陶潛: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世稱“靖節先生”,其故裡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的慄裡。
繙譯
乘舟十日,終於到達湖上,遠遠望見香爐峰如畫般美麗。 仙境般的景致往往在美景中尋得,客居的憂愁頓時在此消散無蹤。 市場上的酒無法醉人,於是重又烹煮鯉魚,野外用餐後,立即割取蔞蒿。 想要憑吊陶潛,便前往慄裡,衹見群山中松菊茂盛,卻也顯得荒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乘舟至南康湖上的所見所感。詩中,“遙見香爐若畫圖”一句,以畫圖比喻香爐峰的美景,形象生動。後文通過對比市沽與野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簡樸生活的曏往。結尾提及陶潛與慄裡,既表達了對先賢的敬仰,也透露出對隱逸生活的憧憬。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