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冠玉

我攜白玉壺,招邀黃山客。三年隔闊此登堂,笑我當時欠情別。 腰間錦帶解龍泉,手持素扇秋月圓。酒酣把扇求揮翰,扇上昔有張生所畫南歸之綵船。 風林颯沓墜霜露,煙濤微茫起汀鷺。去者不去送者留,立向沙頭如有訴。 我心把玩未肯休,恍惚欲動離人憂。莫憂舊離樂新會,還見新會成離愁。 明朝我獻《三都賦》,朔風吹雪燕山路。君臥梁州舊酒壚,關山月苦看霜兔。 新離舊別俱莫歌,徒爲勞心奈若何。五雲散彩涼芃入,且醉堂中金叵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隔闊:闊別,長時間分別。
  • 龍泉:寶劍名,這裏指劍。
  • 揮翰:揮毫,指寫字或作畫。
  • 颯沓:形容風聲或水聲。
  • 微茫:隱約,不清晰。
  • 汀鷺:水邊的鷺鳥。
  • 把玩:欣賞,玩味。
  • 恍惚:心神不定,模糊不清。
  • 三都賦:指晉代左思所作的《三都賦》,這裏可能指作者自己的作品。
  • 朔風:北風。
  • 燕山路:指通往燕山的路,燕山在今河北省北部。
  • 酒壚:酒店。
  • 霜兔:指月亮,因傳說月中有玉兔。
  • 五雲:五彩祥雲,象徵吉祥。
  • :形容草木茂盛。
  • 金叵羅:金制的酒杯。

翻譯

我手提白玉壺,邀請黃山的客人。三年未見,今日終於登堂相會,笑談當初未曾好好告別。 腰間解下錦帶上的龍泉寶劍,手中拿着素淨的扇子,秋月正圓。酒意正濃時,我拿着扇子請求客人揮毫作畫,扇上曾有張生所畫的南歸綵船。 風聲水聲中,霜露飄落,煙波浩渺間,水邊的鷺鳥起舞。離去的人未離去,送別的人卻留下,站在沙頭,彷彿有所訴說。 我細細欣賞這畫,心中不禁恍惚,彷彿觸動了離人的憂愁。不要憂慮舊時的離別,只享受新會的歡樂,但新會的歡樂也會變成離愁。 明朝我將獻上我的《三都賦》,北風吹雪,我將踏上燕山路。你則留在梁州的舊酒壚,苦看關山月,霜中的玉兔。 新離舊別都不必歌頌,只是徒增勞心,又能如何。五彩祥雲散去,涼風中草木茂盛,讓我們在堂中醉飲金叵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重逢又即將分別的情景,通過對比舊離與新會,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複雜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白玉壺、龍泉劍、秋月、綵船等,營造了一種既美好又略帶憂傷的氛圍。結尾處詩人以豁達的態度面對離別,提議共醉金叵羅,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

左國璣

明河南開封人,字舜齊。能書,善詩賦,名動一時。而年近四十,始中舉。有《一元集》。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