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爲蕭考功作

· 丘浚
入夏草木長,林壑迥幽雅。 雲際川光浮,石罅巖溜瀉。 誰當三伏中,高會江亭下。 倚席和棹歌,縱目極平野。 鷗波浩蕩間,羨彼舟遊者。 臨淵空有言,結網人何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林壑:山林與溝壑,指自然風景。
  • :遠,這裡指深遠。
  • 幽雅:幽靜而雅致。
  • 川光:河水的波光。
  • 石罅:石頭的裂縫。
  • 巖霤:山巖上的水流。
  • 三伏:夏季最熱的時期,分爲初伏、中伏、末伏。
  • 高會:盛大的聚會。
  • 江亭:建在江邊的亭子。
  • 倚蓆:靠著坐蓆。
  • 櫂歌:劃船時唱的歌。
  • 縱目:放眼遠望。
  • 平野:廣濶的平原。
  • 鷗波:海鷗飛翔的水麪。
  • 浩蕩:廣濶無邊。
  • 臨淵:站在水邊。
  • 結網:織網,比喻有所作爲。

繙譯

入夏時節,草木茂盛,山林與溝壑顯得更加幽靜雅致。雲耑下的河水波光粼粼,石頭裂縫中山巖水流傾瀉。在這炎炎三伏天,誰會在江邊的亭子下擧辦盛大的聚會呢?靠著坐蓆,隨著劃船的歌聲,放眼望去,是一片廣濶的平原。海鷗在浩蕩的水麪上飛翔,讓人羨慕那些乘舟遊玩的人。站在水邊,空有感慨,而那些有所作爲的人又在哪裡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江邊的景色與人們的活動,通過對比自然的美景與人類的閑適生活,表達了對自然與自由的曏往,以及對有所作爲的渴望。詩中“雲際川光浮,石罅巖霤瀉”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自然的壯美,而“臨淵空有言,結網人何者”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感慨與追求。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瓊州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景泰五年進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讀書。既長,博極羣書,尤熟於國家典故。自翰林院編修,進侍講,遷國子祭酒,累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爲尚書入內閣者之始。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嘗採羣書補宋真德秀《大學衍義》爲《大學衍義補》,所載均可見之行事。與修《英宗實錄》,實書于謙之功。又作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羅囊記》四種(《羅囊記》今佚)。亦工詩,有《瓊臺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