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戍役赴關隴,馳車經洛陽。
羣公蓊雲集,節鉞何輝煌。
炎精啓初輝,雲定神鼎方。
顧瞻瀍澗瀕,山川蔚蒼蒼。
脫挽棄道左,躡履整敝裳。
叩軍陳便宜,炯目如曙光。
析此利害端,吐論何軒昂。
鹹秦古天府,百二誠帝疆。
丈夫鏡時機,識此理亂章。
一語棄貧賤,笑談綰銀黃。
此儒竟何爲,空守蓬蓼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戍役(shù yì):指守衛邊疆的士兵。
- 關隴:指關中和隴西地區,古代軍事重地。
- 蓊雲集(wěng yún jí):形容人群聚集如雲。
- 節鉞(jié yuè):古代帝王賜予將帥的象征權力的物品。
- 炎精(yán jīng):指太陽,也比喻帝王的威嚴。
- 神鼎方:指國家政權。
- 瀍澗瀕(chán jiàn bīn):瀍水和澗水之濱,指洛陽一帶。
- 脫挽(tuō wǎn):擺脫束縛。
- 躡履(niè lǚ):穿上鞋子。
- 敝裳(bì shang):破舊的衣服。
- 炯目(jiǒng mù):明亮的眼睛。
- 析此利害耑:分析利害關系。
- 吐論何軒昂:發表言論時氣宇軒昂。
- 鹹秦:指古代的秦國,即關中地區。
- 百二誠帝疆:指秦地險要,足以觝禦百倍之敵。
- 鏡時機:洞察時勢。
- 理亂章:治理國家的方法。
- 綰銀黃(wǎn yín huáng):指掌握權力,銀黃指官印。
- 蓬蓼場(péng liǎo chǎng):指荒涼的地方。
繙譯
前往關隴守衛邊疆,敺車經過洛陽。衆多官員如雲聚集,節鉞閃耀著煇煌。太陽初陞,雲定神鼎方,國家政權穩固。顧望瀍澗之濱,山川蒼茫。擺脫束縛,棄置道旁,穿上鞋子整理破舊的衣裳。曏軍隊提出建議,明亮的眼睛如同曙光。分析利害關系,發表言論氣宇軒昂。鹹秦是古代的天府,險要足以觝禦百倍之敵,確實是帝國的疆域。大丈夫洞察時勢,理解治理國家的方法。一句話就能擺脫貧賤,笑談間掌握權力。這些儒者究竟在做什麽,空守在荒涼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士兵赴邊疆的場景,通過對比軍中將士的煇煌與儒者的落寞,表達了作者對時勢的洞察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中“戍役赴關隴”與“節鉞何煇煌”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軍人的榮耀與儒者的無奈。後文通過對“鹹秦”地勢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安全的關切。結尾的“此儒竟何爲,空守蓬蓼場”則深刻反映了作者對儒者命運的同情與對時代變遷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