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王稱
嬴皇?威武,漢帝非仙才。 玄關袐靈府,何處求蓬萊。 終遺鎬池璧,空獻新垣杯。 但見三泉下,寶衣變寒灰。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嬴皇:指秦始皇。
  • ?(zhǎn):同「展」,展現。
  • 玄關:指道教中的神祕境界。
  • 袐(bì):隱藏。
  • 靈府:指道教中人的精神或靈魂所在之處。
  • 鎬池璧:指漢武帝在鎬池求仙時所用的玉璧。
  • 新垣杯:指漢武帝求仙時所用的酒杯。
  • 寶衣:指皇帝的葬衣。

翻譯

秦始皇展現威武,漢武帝並非真正的仙才。 神祕的境界隱藏着靈府,何處能尋找到蓬萊仙島。 最終遺失了鎬池中的玉璧,空留下新垣的酒杯。 只見三泉之下,皇帝的寶衣已化爲寒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秦始皇和漢武帝求仙不成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權力和長生不老追求的幻滅感。詩中「嬴皇?威武,漢帝非仙才」直接點明瞭兩位帝王的侷限性,而「玄關袐靈府,何處求蓬萊」則進一步以道教的神祕境界和蓬萊仙島的不可尋,來象徵長生不老的虛幻。最後兩句「終遺鎬池璧,空獻新垣杯。但見三泉下,寶衣變寒灰」則通過具體的物品和場景,展現了帝王追求長生不老的最終結果,即一切榮華富貴都化爲烏有,深刻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虛無。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