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 王稱
達人志莫測,變化猶鵬鵾。 倏忽翔九萬,虞羅空見存。 莊生揮楚璧,仲連卻秦軍。 峻武薄層漢,高情寄浮雲。 昔過聊城側,復經濮水濆。 餘風尚不泯,肅肅來清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達人:指通達事理、明德辨義的人。
  • 鵬鶤:古代傳說中的大鳥,比喻志曏遠大的人。
  • 倏忽:迅速,極快。
  • 虞羅:指古代的虞國和羅國,這裡比喻世俗的束縛。
  • 莊生:指莊子,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 楚璧:楚國的玉璧,這裡指莊子故事中的“逍遙遊”。
  • 仲連:戰國時期的著名辯士,以智謀著稱。
  • 卻秦軍:指仲連用計使秦軍撤退。
  • 峻武:高峻的武力,指強大的軍事力量。
  • 層漢:指天河,比喻高遠。
  • 高情:高尚的情操。
  • 寄浮雲:比喻志曏高遠,不拘泥於世俗。
  • 聊城:地名,位於今山東省。
  • 濮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南省。
  • :水邊。
  • 馀風:遺風,指前人的風範。
  • 肅肅:形容風聲。
  • 清芬:清香,比喻高尚的品德。

繙譯

通達事理的人志曏深不可測,他們的變化如同鵬鶤般宏大。 他們迅速地飛翔至九萬裡高空,世俗的束縛對他們而言空無一物。 莊子揮舞著楚國的玉璧,仲連則用智謀使秦軍撤退。 強大的軍事力量無法觸及高遠的天河,高尚的情操則寄托於飄渺的浮雲。 曾經路過聊城的邊緣,又經過濮水之畔。 前人的風範依舊不滅,清新的芬芳隨風而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達人的高遠志曏和不拘一格的生活態度,展現了他們的超凡脫俗。詩中運用了鵬鶤、莊子、仲連等典故,以及對聊城、濮水的描寫,來表達對達人風範的贊美和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贊頌,傳達了對高尚情操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