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範質公先生

烽火西京鐵騎秋,蓴鱸何事賦三休。 雲霄重曳尚書履,煙雨能容釣客裘。 醒夢當年憐塞馬,勳華隨地泛江鷗。 明光虛左鹽梅席,八座春風遍百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
  • 西京:指長安,即今天的西安,古代中國的首都之一。
  • 鐵騎:指裝備精良的騎兵部隊。
  • 蓴鱸:蓴菜和鱸魚,常用來比喻隱居生活的美好。
  • 三休:多次休息,這裏指多次辭官歸隱。
  • 雲霄:高空,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 尚書履:尚書是古代官職,履指鞋子,這裏指尚書的身份和地位。
  • 釣客裘:釣客指隱士,裘指皮衣,這裏指隱士的生活。
  • 醒夢:從夢中醒來,比喻從迷惘中覺醒。
  • 塞馬:邊塞的馬,比喻邊疆的戰事。
  • 勳華:功勳和榮耀。
  • 江鷗:江上的鷗鳥,常用來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明光:光明,這裏指朝廷。
  • 虛左:古代以左爲尊,虛左表示留出尊位。
  • 鹽梅:古代調味品,比喻輔佐君主的賢臣。
  • 八座: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
  • 春風:比喻恩澤或美好的影響。

翻譯

戰火在西京的秋天燃燒,鐵騎奔騰。蓴菜和鱸魚的美味,爲何要賦詩多次表達歸隱之意。雲霄之上,再次拖着尚書的鞋子,煙雨之中,仍能容得下釣客的皮衣。從當年的邊塞戰馬夢中醒來,憐惜那些功勳和榮耀,就像江上的鷗鳥隨波逐流。朝廷中留出尊位,等待賢臣輔佐,八座高官的春風,溫暖了百州之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西京戰火與隱逸生活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自由的嚮往。詩中「烽火西京鐵騎秋」描繪了戰亂的景象,而「蓴鱸何事賦三休」則體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後文通過「尚書履」與「釣客裘」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權勢與自由的不同態度。最後兩句「明光虛左鹽梅席,八座春風遍百州」則展現了詩人對朝廷賢臣的期待,以及對和平盛世的憧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複雜而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