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日 [ ] 鄭孝胥

堯舜與人同,孔子豈獨異。而吾異孔子,高遠若難至。 絕世作妙語,出之一何易。古今萬明哲,未必躋此地。 假年欲學《易》,孰能解其意?造化雖無窮,日用理非邃。 人莫不飲食,反省鮮知味。以此求聖人,或者得所志

與民澤 [ ] 陳獻章

聖人之學,惟求儘性。 性即理也,儘性至命。 理由化遷,化以理定。 化不可言,守之在敬。 有一其中,養吾德性。

王君九求題其十四世祖明王文恪公鏊自書洞庭兩山賦卷 [ ] 鄭孝胥

具區之藪吾未遊,兩山戲湖如雙虯。震澤先生賦其狀,何異浩渺拿扁舟。 文心嫖姚書雋勁,蟬蛻功名獨乘興。一篇《謫解》意何深,誰識先憂理尤勝。 賈生希文才可爲,天下無事終難施。因時察世有輕重,蚤退斯人己見幾。

秋懷 [ ] 韓淲

讀書求甚解,汲汲何時已。 紛然四海間,臭味少相似。 人誰識致知,人誰務窮理。 不專尚空言,但祇事苛禮。 曾莫如老莊,猶解究生死。 斯文今淪亡,吁嗟乎餘子。

癭公既寫林文忠送黃壺舟詩相貽復示病中近詩奉訊二首 其二 [ ] 黄濬

人間名字非真我,同己無心異不求。 珍重故人相厚意,解弢館後又壺舟。

送君俞 [ ] 李覯

之子来相問,吾言豈不誠。 文章難得理,聲律易求名。 貧甚須清節,親安莫逺行。 異時如有立,宗族亦知榮。

二風詩十篇治風詩五篇其五至理 [ ] 元結

理何爲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順則。 意彼刑法,設以化人。 致使無之,而化益純。 所謂代刑,以道去殺。 嗚呼嗚呼,人不斯察。

即事吟 [ ] 邵雍

生求媚於人,死求媚於鬼。 媚人幸富貴,媚鬼免罪戾。 生死雖殊途,人鬼豈異理。 哀哉過用心,妄意何時已。

曹仁憲謹榮壽 [ ] 黃典

斯文斯地異前時,學化端由治化施。 文甲脩成人益奮,爭誇良吏是賢師。

曹仁憲謹榮壽 七言截句 其二 [ ] 黃典

斯文斯地異前時,學化端由治化施。 文甲脩成人益奮,爭誇良吏是賢師。

仁和李掌教白夫求予贈言白夫嘗編燕享樂譜一帙見示故終篇以音樂言 [ ] 湛若水

白夫廣文傑,訪我黃金臺。 苦意協管律,雅頌釐清吹。 音樂缺已久,聞此喜且疑。 未理金石奏,八音安可裁。 聲本起於無,誰解窮往來。 魚馬誠異類,感應何神哉。 乃知太和氣,不謝嶰谷材。 聖人假物用,八風誰

慶元二年冬後圃蔬莖連理籬楊殊木同枝又蓏生連實東園橘亦並蒂一年四瑞 [ ] 楊簡

兄弟和氣與天通,連理蔬莖瑞鬱蔥。 造化神機非遠近,不當言異又言同。

仲春經筵 [ ] 弘歷

和凝風日仲春初,廣殿文華敞碧疏。 經解傳詮闡要道,衣寛帶博戒虚車。 人倫物理行仁義,巽養震為濟疾徐。 詎曰年年遵典故,化民成俗目蒿予。

論書絕句十五首 [ ] 康有爲

異態新姿雜筆端,行間妙理合爲難。 誰人解作蘭亭意,君起浮圖仔細看。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薛侃錄 · 四 [ ] 王守仁

朋友觀書,多有摘議晦庵者。 先生曰:“是有心求異,即不是。吾說與晦庵時有不同者,爲入門下手處有毫釐千里之分,不得不辯。然吾之心與晦庵之心,未嘗異也。若其餘文義解得明當處,如何動得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