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志壯山河,皇輿萬象羅。
露華融旭日,海氣羃虹螺。
樹鎖村煙密,花迎鳥語和。
農桑通島嶼,樵牧唱巖阿。
悵別三秋遠,愁吟一字多。
殷勤前路去,消息竟如何。
視彼牛尾,牧者駭異。
威懾六州,六州控制。
有而不有,于唐之世。
留守九宮,王號是畀。
矧可忘斯,念茲厥始。
快山山淺亦有虎,時時妥尾過行路。
一豎地坐牧兩牯,以箠捶地不知顧。
虎搏豎如鷹搦兔,兩牯來奔虎棄去。
回往荷庠挨老樹,牯相喘視同守護。
虎竟不能得此豎,豎雖不救牯無負。
一村囂傳共鳴鼓,而虎已逃不知處
圍棋屢北當復戰,乘興能來不待邀。
杜牧詩如道今日,最宜檐雨竹蕭蕭。
消閒偶看宋唐詩,今古渾疑是一時。
養氣浩然成骨格,鑄詞聊爾助丰姿。
渾融合讓擎天手,巧妙生憎奉溺兒。
卷外萬篇收不得,白雲青障綠連漪。
妙絕虛明萬里光,融融靜靜渺茫茫。
其間變化無蹤跡,卻有方圓與短長。
仰首看空閒顧盻,聚頭竊語足商量。
竹稍忽作瀟然韻,正是雲門第一章。
周秦唐宋相經過,紅粉英雄盡劫灰。
多事空樓鎖孤燕,況看戲馬剩荒臺。
雨招白鶴酬詩卷,一代青山落酒杯。
莫向雍門村外過,夕陽樵牧不勝哀。
細柳春高苑樹低,軍門無事日長時。
風吹桃李沾裘帶,影動旌旄落硯池。
別有參軍能說劍,何人退賊解題詩。
唐朝杜牧明徐渭,文采風流洵可兒。
南渡詩流複數誰,爲虞作樂只聞夔。
細看出脅穿心句,想見裁雲畫月時。
此集自應傳異域,吾生還恨不同期。
先唐作者誰堪並,奴僕微之輩牧之。
聞說琴堂似水清,天公產瑞告西成。
宛如唐叔稱同穎,未羨相如詫一莖。
嶽牧定應圖畫進,朝家曷有璽書旌。
儂詩社舞村歌爾,讓紫薇郎作頌聲。
守府孱王百不堪,奸人羽翼遍朝端。
長蛇封豕唐藩鎮,社鼠城狐漢宦官。
父老捶心成绝望,賢豪袖手付旁觀。
罪言杜牧知何濟,留當他年詩史看。
仙人跨鹤归何处,崔颢题诗在此楼。
胜概至今当地闢①,高风终古与天悠②。
彭湖晓色来新霁③,衡岳晴芬落远洲。
铁笛一声秋万顷,沧桑都付楚云愁。
嶠,字巨山,趙州人。十五通五經,二十擢進士,累遷爲監察御史。武后時,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後因罪貶廬州別駕,卒。
嶠富才思,有所屬綴,人輒傳諷。明皇將幸蜀,登花萼樓,使樓前善《水調》者奏歌,歌曰:"山川
枕蓆錢唐館,更時未北還。
每當身作客,轉覺意能閒。
雨氣橫秋海,潮聲入夜山。
道人看默坐,應笑鬢輕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