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陳同甫抱膝亭 [ 宋] 陳傅良
稻粱不難謀,軒冕亦易得。
胡爲抱膝翁,惻惻復惻惻。
秋風墮碧梧,鳳鳥去無迹。
愁吟草際蛩,兒女淚盈臆。
忽然一長嘯,孤響起空寂。
令人識雅頌,一唱三嘆息。
室廬在路傍,耕鑿在民籍。
行人聽笑語,稚子共
抱璞吟 [ 宋] 李新
最憐皇孫衣如鶉,嘗笑參謀衾似鐵。
我今短褐禿無尾,窮年絮被還百結。
勖清祗飲洛口水,祁寒欲避西山雪。
奈何童婢生菜顏,雞肋相將伴頭屑。
小兒窺見已麼麼,自言身是西州傑。
青天白日用意深,浮雲薄霧生愁絕
登犢山望太湖 [ 清] 顧嶸
我聞茲山本名勝,具區襟帶爭其盛。
山光水色相澄鮮,載酒頻遊探奇境。
我抱抑鬱無由開,酒酣走上糟邱臺。
幽巖古洞與世異,置身恍惚登蓬萊。
一回憑眺極遊目,迷離萬頃潮初足。
吳艭一葉欲浮天,笑狎羣鷗入空綠
壺公謡 [ 明] 顧應祥
壺公山中興有餘,山人愛閒頭不梳。
詩吟古人不道語,架挿俗眼未見書。
有時乘興寫幽抱,老蚌迸出千斛珠。
雄才如此合廊廟,早歸丘壑良可吁。
山人自言吾所好,不在珮玉金門趨。
曽聞世界常䧟缺,唾壺擊碎狂歌發
題盧六以庶常抱經圖二首 其一 [ 清] 查慎行
三傳何妨有異同,抱經莫學玉川翁。
賈家訓詁韓家論,可少盧家與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