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馮尊師 [ ] 王禹偁

前日訪潘閬,下馬入窮巷。 忽見雙笋石,卧向青苔上。 云是馮尊師,秋來留在茲。 今說東南行,問我堅乞詩。 又見宋閣老,亦言師甚好。 欲去天台山,即別長安道。 臺閣有羣英,贈別瑰與瓊。 琤然滿懷袖,此事殊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 其二 [ 南北朝] 沈約

义重师匡,业贵虚受。 襄野顺风,西河杜帚。 表迹亏光,降情回首。 道御百灵,神行万有。 尊学尚矣,继列传徽。 旗章或舛,兹道莫违。 自堂及室,异轸同归。 洋洋圣范,楚楚儒衣。

送師教授 [ ] 王十朋

同年四百二十六,尊酒相逢得我師。 方喜書來自天目,忽驚人去向峨眉。 囊開蜀錦留佳句,棹拂汀蘋索惡詩。 莫道冷官無一物,扁舟遙載義風歸。

多悔 [ ] 盧若騰

平生多悔事,尤多文字悔; 樂道人之善,筆墨無匿彩。 所期勵姱修,臭味芬蘭茞; 乃因習俗移,面目幻傀儡。 遠者十餘年,近僅三兩載; 多少深情者,抵掌笑吾騃。 人具聖賢資,詎可逆憶待; 吾自存吾厚,雖悔不

故成紀李季侔輓詞 [ ] 鄒浩

師門深往好,姻黨厚新情。 正爾追談笑,那知隔死生。 松風傳挽鐸,壟月照銘旌。 莫預東郊送,悲涼空此誠。

效趙學士體成口號十章獻開府太師 [ ] 司馬光

公廚敕許釀芳樽,屢喚賓朋醉後園。 謔浪略無名位間,誰人知道太師尊。

吴门杨山人韫华病危以书见贻读竟题後 [ ] 姚燮

窶士无悦生,贤人每穷死。 近死持寸心,确然悟生始。 百年知莫追,既死死何俟? 但求死後波,不沈贱名氏。 杨君负道名,在世甯速毁。 毁身弗毁道,凭命实凭理。 君恐难自凭,亦难听其委。 顾以此任钜,托肩及

劉誠意先生以梁公道學為之師王練忠鯁為之友迺克以名名堂而啓後之不忘也然以不及識為恨故為之賦登堂三章章十句 [ ] 夏良勝

有登斯堂仰美人兮,彼美人之情惟意之誠。 意之誠,斯徳之貞。 是可仰也,必有師也。 必有友也,必有後之承也。 有登斯堂懷美人兮,彼美人之降維意之防。 意之防,斯道之藏。 是可懐也,惟其師也。 惟其友也,

送汝南張祕校及第後之官 [ ] 劉敞

從我陳蔡者,憐君不及門。 青雲期自致,鳴鶴果孤鶱。 仕道半綸重,及親三釜尊。 因聲謝汝士,爲喜月告存。

道無情 [ ] 尹志平

隨處道人道友。勿使人情濃厚。凡百在平常。少災殃。 別後應當西邁。接待往來寧耐。他日要相參。望終南。

魏王分香 [ ] 茅元儀

英雄心膽殊,不惜兒女態。 最笑啖名人,含情死後悔。

再用清字韻呈諸道友 [ ] 李流芳

來去溪山似送迎,捫崖越壑踐榛荆。 為參知識求心要,豈愛幽閒助道情。 夜後溪聲連屋動,曉來山氣捲簾清。 方知不用從師覓,悔作盲人悵悵行。

行路易十五首 其五 [ ] 傅翕

有无皆解脱,累息在无生。 菩提是颠倒,生死最为精。 行路易,路易人莫疑。 解我如此语,修道不须师。

十二月十六日赴靑芝山㑹座主尚書徐公塟感賦二首 其二 [ ] 查慎行

視我眞猶子,從公始得師。 有經傳舊業,無路報深知。 夢奠嗟何及,歸休悔稍遲。 寢門餘痛在,淚雨滴靑芝。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洼尊石刻在焉 [ ] 元好問

江上窪尊,人道有、浮休遗迹。 尊俎地、江山如画,百年岑寂。 白鹤重来城郭在,山花山鸟浑相识。 便与君、载酒半山亭,追畴昔。 人易老,时难得。 欢未减,悲还及。 身前与身後,杳无终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