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亦人情,沉沦堕其志。
徒深山水怀,喜无儿女累。
期为尘外游,今鼓沧浪枻。
峨峨黄阁老,潇洒饶逸志。
送我河之干,赠言有馀味。
非不惜离别,孤怀喜能遂。
沧州海一隅,可访安期辈。
为问天地根,果否生
衛水奔流繞郭渾,綿綿古道向津門。
馬前殘燒何王冢,雁外孤煙近海村。
滄酒三年經再挹,鐵獅百戰不雙存。
此間舊有開元寺,獨立摩挲夕照痕。
蜿蜿高城四面通,遙看飛鳥沒長空。
緣隄槐柳淸風外,比屋魚鹽落日中。
漢室望仙徒自苦,唐家橫海爲誰雄。
閱人只有滄波急,倚櫂無言盡向東。
度帆樓下晚風徐,倦客重來繫纜初。
古碣猶存資考據,故家無恙尚詩書。
州傳善釀偏慳酒,我適臨淵卻羨魚。
剩有當年殘破膽,河干廢壘已成墟。
清風樓下喚停船,頓袖篷窗思惘然。
不見中條徵隱士,空懷東海挾飛仙。
人同聽雨誰千古,天放看山又十年。
滄酒一尊聊自醉,烟波前路正無邊。
暝色滄州迥,秋聲玉峽長。
只因江上月,不覺過潯陽。
騷靈不可見,楚些竟誰聞。
欲採蘋花去,滄州隔暮雲。
斷取滄州趣,移來六月天。
道人三昧力,變化只和鉛。
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
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
船到滄州且少留,客來同上酒家樓。
沿河樹折棗初剝,滿地藤枯瓜未收。
出守滄州去,西風送旆旌。
路遙經幾郡,地盡到孤城。
拜廟千山綠,登樓遍海清。
何人共東望,日向積濤生。
落日池上小舟,浦口相迎白鷗。
何處高人垂釣,百年吾道滄州。
道统阐薪传,洙泗真源今未坠;
儒型垂梓社,沧州精舍此重开。
白髮滄洲似者稀,瑤華應愧寄林扉。
每憐獨客如萍梗,更有何人惜布衣。
梧葉滿庭殘暑退,青山對酒小涼歸。
莫愁璧水音塵遠,早晚關河候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