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三十世家 · 荊燕世家 [ 漢] 司馬遷
荊王劉賈者,諸劉,不知其何屬初起時。漢王元年,還定三秦,劉賈爲將軍,定塞地,從東擊項籍。
漢四年,漢王之敗成皋,北渡河,得張耳、韓信軍,軍脩武,深溝高壘,使劉賈將二萬人,騎數百,渡白馬津入楚地,燒其
三國演義 · 第六十回 ·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 明] 羅貫中
卻說那進計於劉璋者,乃益州別駕,姓張,名鬆,字永年。其人生得額?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言語有若銅鐘。劉璋問曰:“別駕有何高見,可解張魯之危?”鬆曰:“某聞許都曹操,掃蕩中原,呂布、二袁皆爲所滅
三國演義 · 第一回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 明] 羅貫中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元真殿燒香觀太宗真宗御書仁宗飛白書並瑞谷應制 [ 宋] 夏竦
蘭炷薰琳殿,霓旄映綠莎。
九青真蔭遠,三母睿慈多。
閣道陪鑾往,唐中奉詔過。
熙陵遺札啓,禰廟寶文羅。
繼志頒宸翰,飛毫動偃波。
史臣書絕瑞,鉤盾對嘉禾。
三國演義 · 第四十二回 · 張翼德大鬧長阪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 明] 羅貫中
卻說鍾縉、鍾紳二人攔住趙雲廝殺。趙雲挺槍便刺,鍾縉當先揮大斧來迎。兩馬相交,戰不三合。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奪路便走。背後鍾紳持戟趕來,馬尾相銜,那枝戟只在趙雲後心內弄影。雲急撥轉馬頭,恰好兩胸相拍。雲左
紀對南皮尚書語(甲午) [ 清] 鄭孝胥
尚書顧我言,子適日本歸。
韓釁初未發,蓄謀非一時。
彼族治戰具,其端詎難闚。
覘國能返報,備豫或不遲。
邊事壞至此,語次張髯髭。
逡巡仰而對,茲意匪所知。
頗聞列國法,其制有三師。
號為常備者,終歲聽
宋書 · 卷三十八 · 志第二十八 · 州郡四 [ 南北朝] 沈約
益州刺史,漢武帝分梁州立,所治別見梁州,領郡二十九,縣一百二十八,戶五萬三千一百四十一,口二十四萬八千二百九十三。去京都水九千九百七十。
蜀郡太守,秦立。晉武帝太康中,改曰成都國,後復舊。領縣五,戶
三國演義 · 第五十四回 ·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 明] 羅貫中
卻說孔明聞魯肅到,與玄德出城迎接,接到公廨,相見畢。肅曰:“主公聞令侄棄世,特具薄禮,遣某前來致祭。周都督再三致意劉皇叔、諸葛先生。”玄德、孔明起身稱謝,收了禮物,置酒相待。肅曰:“前者皇叔有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