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澗招飲見余風鳶之什病其一字喜而易之即席呈謝 [ ] 趙執信

誰解攻吾短,平生君尚存。 便應師一字,何減和千言。 古道浮雲薄,風詩野水渾。 髙歌空郢市,下客滿齊門。 善病知方藥,離居重酒尊。 終期來卜宅,細律老同論。

法藏寺 [ ] 弘歷

路轉又殊勝,精藍棲碧岑。 定光遥在望,法藏此先臨。 山色皈真境,禽聲出慧林。 盤龍松識我,蒼翠滿庭隂。

題畫寄逺法師 [ ] 楊士奇

乆别山中逺法師,春風洒落鳯凰枝。 八窗花雨譚經處,一榻松雲入定時。 出世人髙了元法,名家我識惠休詩。 幾時同坐曼陀石,瀹茗焚香慰所思。

六祖壇經 · 定慧 · 第一節 [ ] 慧能

師示衆雲:“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爲本,大衆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

送澤萌遇長老住華首 [ ] 釋函是

吾師開法地,虛席已多年。 鈯斧承先匠,雄風仰後賢。 高標千嶂木,深牧兩溪煙。 坐斷飛雲上,紅輪覆五天。

再用前韻簡圓通止老妙慧光老一首 [ ] 韓駒

蜀光在京國,說法驚天人。 曾屈多口鑑,得非點胸真。 深林鎩遠翮,巨壑藏修鱗。 蕭然幽遽庵,伎倆付老輪。 諸君五字偈,亦各呈尖新。 世界夢幻爾,豈特爲微塵。 更營露電軀,庇此泡影身。 尚喜圓通師,教我吞

六祖壇經 · 機緣 · 第四節 [ ] 慧能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峯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

和友冬日登冶父山访星师 [ ] 方无隅

寒谷回春律已吹,幽寻容与入山时。 僧闲客至鸟先报,壑静风生竹预知。 龙树法中参定慧,虎溪桥畔识津涯。 拈花一笑忘言后,南渡重来又是谁。

夢有饟予寶器一奩者曰僧某甲入寂奉以別也一念不敢受當與善知識作供耳顧視僧在傍恢然偉岸與之揖甚野劃然笑曰 [ ] 方岳

何師何許人,何用與世絕。 向來修何行,於今得寂滅。 復以何因緣,夢與老夫訣。 是身如虛空,而有何差別。 云何作我相,饟別何屑屑。 彼分香賣履,何者謂豪傑。 老師出世間,亦復何戀結。 我法一切無,何以此

山偈寄無聲老師 [ ] 吳潛

聞師遭遇善知識,布衲時聞羅綺香。 照管爲他眼景轉,投胎託舍沒思量。

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祕塔碑銘並序(玄祕塔碑) [ ] 裴休

(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裴休撰。正議大夫守右散騎常侍充集賢殿學士兼判院事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柳公權書並篆額。) 玄祕塔者,大法師端甫靈骨之所歸也。 於戲!爲丈夫者

偈頌二十五首 其十五 [ ] 釋道璨

溪東是國王水草,溪西是國王水草。 隨分納些些,佛法休尋討。 堪笑水潦和尚,枉被馬師踏倒。 薦福與麽告報,猶較王老師一線道。

和平甫招道光法師 [ ] 王安石

鍊師投老演真乘,像劫空王爪與肱。 於總持門通一路,以光明藏續千燈。 從容發口酬摩詰,邂逅持心契慧能。 新句得公還有賴,古人詩字恥無僧。

六祖壇經 · 行由 · 第九節 [ ] 慧能

慧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鉢。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糙,極意參尋,爲衆人先,趁及慧能。慧能擲下衣鉢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

妙法蓮華經 · 安樂行品第十四 [ ] 釋迦牟尼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爲稀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