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八 [ 明] 王守仁
以方問曰:“先生之說‘格物’,凡《中庸》之‘慎獨’及‘集義’‘博約’等說,皆爲‘格物’之事。”
先生曰:“非也。格物即慎獨,即戒懼。至於‘集義’‘博約’,工夫只一般,不是以那數件都做‘格物’底事。”
仲退對月有懷芳洲景文至不忘僕爲古詩三首語意濃至次韻以謝並寄芳洲景文 [ 宋] 徐瑞
丈夫貴意氣,豈必在合併。
琅琅對月篇,中有伐木聲。
夫子黎湯流,事事誇奇情。
未忘雷張舊,蒯綆愧青萍。
向來在匣時,雌雄互悲鳴。
分離未雲遠,涇渭判濁清。
精靈諒密契,歲月空崢嶸。
吾方師漆園,因劍論
鷓鴣天 · 尹默有人日詩,用其韻 [ 清] 汪東
漢武唐宗績未奇。乾坤整頓協時宜。十年早定千秋局,萬事先爭一著棋。
吾擊缶,子吟詩。詩成絡繹有新詞。江山人物歌難盡,才捷東坡亦費思。
本草綱目·水部·洗手足水 [ 明] 李時珍
主治
《太平聖惠方》曰:病後勞復,或因梳頭,或食物復發,取一合飲之,效。
考釋
李時珍對該藥未作釋名和集解,僅在其主治項下轉引宋代王懷隱等人著的《太平聖惠方》曰:“病後勞復,或因梳頭,或食物復發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二 [ 明] 王守仁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爲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來,如何反來誠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義,‘物’作‘事’字義。《大學》之所謂‘身’,即耳、
本草綱目·水部·針火 [ 明] 李時珍
釋名
亦名燔針、淬針、燒針、煨針。
主治
火針,用的是鋼針,是燒過的鋼針。方法是:在燈盞裏,放二十七莖燈草,注滿麻油,把燈草點燃。然後把針不斷沾油,不斷持向燈火裏去燒。要燒到通紅才能用,用時須按
感懷詩 [ 明] 桑悅
獵獵朔風急,吹塵雜沙礫。
孤雁聲嗷嗷,土墓無行跡。
聖主勞遣鉞,推車度遙域。
制勝在幃幄,接刃豈中策。
四郊正蕭索,牆下草如織。
色幹在俄頃,羣陰方用職。
逆推離子遠,順數逢亥極。
陽剛恆用事,所守在
贈張慈寶五行精到奇中 [ 元] 陳杰
大慈寺裏談天寶,蜀產凋零此亦奇。
借我干支作正鵠,驗渠禍福似蓍龜。
李虛中術曾無失,絳老人年漫不知。
大運茫茫君自扣,故鄉歸去定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