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八首 其四 [ ] 釋道川

觀音門普普門收,纔著襴衫便不羞。 昨夜猿啼新嶺上,今朝鶴唳古溪頭。 惡風飄墮迴光息,慾火焚燒當處休。 瓔珞受來都不用,平生活計冷湫湫。

興善寺廢址 [ ] 楊承鯤

千峯矗矗海門扃,幾度潮囘夢裏聽。 畫壁已隨僧臘盡,彩幡猶繞佛燈青。 空牆無恙龍梢合,危磴長留虎蹟腥。 蛤蜊香殘瓔珞折,紫檀金粟總㝠㝠。

櫻桃 [ ] 黃衷

麻衣校理寓紫極,芳蘭族迸朱櫻赤。 酣曉微禽噤不鳴,離宮四月傳新食。 瓔珞攢柯最屈盤,中書門下暫相看。 饕頤朵向醍醐側,妬殺銀籠透轉丸。

奉和乾庵和尚天衣古蹟十詠原韻 其八 [ ] 毛奇齡

獨立幽巖幾度春,芳年謪下在清宸。 崇朝細草連衣緑,入暮飛花㸃髩新。 白日虹生疑結伴,行雲天半不隨人。 多因曾禮如來懴,瓔珞紛紛挂滿身。

漁家傲 · 其二 [ ] 可旻

彼土因何名極樂。蓮華九品無三惡。雖有頻伽並白鶴。非彰灼。如來變化宣流作。 九品一生離五濁。自然身掛珠瓔珞。宛轉白毫生額角。長輝爍。百千業障都消卻。

漁家傲 · 其二 [ ] 可旻

三十六般包一袋。膿囊臭穢猶貪愛。恰似蜣螂推糞塊。無停待。朝朝只在塵中。 若解堅心生重悔。寧拘惡逆並魁膾。一念能消千劫罪。生華內。滿身瓔珞鳴珂佩。

秋居雜詠 [ ] 李彌遜

窮秋雜花遠,眷此霜下傑。 明金委珞瓔,寶璐綴環玦。 依依風遞蘭,皓皓日穿雪。 若無夭冶姿,不受衆目悅。 共杯泛其英,攬之腸爲結。 誰能踵高門,持以浣中熱。

上元恪士溪上宅觀梅 [ ] 陳三立

百尺溪水明,樓臺出新浴。 舌吐小場圃,雪乾卉叢綠。 柵圍幾株梅,藟綻瓔珞屬。 風光不自躍,瑩魂得微觸。 覓盡江南春,枝頭有初旭。 羣公留醉看,蜂蜨焉足錄。

藕絲觀音贊 [ ] 釋心月

頂戴阿彌,不假花冠之纍纍。 肩披藕絲,不必瓔珞之垂垂。 孤然不倚,儼然若思。 我於一十九類三十二應身中次第觀之,而無如是抱膝安閑大自在之風規。

渔家傲 西方乐 [ ] 梵琦

听说西方无量乐。 三贤十圣同依托。 稽首弥陀圆满觉。 长参学。 川流赴海尘成岳。 佛性在躬如玉璞。 须凭巧匠勤雕琢。 凡圣皆由心所作。 难描邈。 华台宝座珠璎珞。

晚次半線作 [ ] 黃叔璥

憶昔歷下行,龍山豁我情。 今茲半線遊,秀色慾與爭。 林木正蓊蘙,嵐光映晚晴。 重岡如回抱,澗溪清一弘。 里社數百家,對宇復望衡。 番長羅拜跪,竹綵兒童迎。 女娘齊度曲,頫首款噫鳴。 瓔珞垂項領,跣足舞

破山 [ ] 釋居簡

兩雄用壯勒不回,觸斷山脊青崔嵬。 挾風卷雨上方去,旱火擊翻平地雷。 澗松盤拏俯巍跨,鐵榦銅柯闖雲罅。 鮮風不斷瓔珞珠,檜老枝腴亂零挂。 四老墓田樵牧踐,莽堙蓁塞無人剪。 振古芳塵玉象高,印泥遺爪霜鴻遠

瓔珞泉 [ ] 陳巖

花花結結淨無塵,卻笑莊嚴未是真。 五色明珠光照水,湛然清淨本來身。

祝英臺近 · 題錢曉廷紫藤花畫冊 [ ] 黃燮清

葉成圍,枝掛粉,春老尚妍麗。遮蓋迥廊,風漏暖香膩。怪他燕夢醒來,蝶魂尋到,都傍著、畫檐飛起。 暮煙細。人在瓔珞中間,吟欄共誰倚。架誤鞦韆,紅透綠陰裏。便教過了芳時,午簾消暑,還借得、一篷涼翠。

京山李右伯師孟五鼓餞予觀音巖作 [ ] 王世貞

勝地停車得,離筵載酒勤。 巖飛四時雨,樹鎖一溪雲。 似借軍持滴,疑將梵唄聞。 草成瓔珞相,石作貝多文。 催舞雞三唱,驚棲鵲數羣。 潮音喧寂改,曙色去留分。 戀戀皈慈氏,沾沾御李君。 秋山如有意,蒼翠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