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 [ ] 李之世

數轉殘經月未斜,蓮燈豔豔簇窗紗。 覺來文字無真性,迷悟何須問法華。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三 [ ] 華蘅芳

数卷新诗酒一觥,不言时事不谈兵。 人经下第才名老,文到中年意气平。 戏赋感甄诬洛女,好持齐物效庄生。 妍媸黑白何难辨?只恨雌黄信口评。

泛舟昆眀湖觀荷效採蓮體 其四 [ ] 弘歷

不旁枝復不妖花,種得應從浄飯家。 昨夜水仙出聽講,剛聞是妙法蓮華。

佛堂联 [ ] 吴镇

西方贝叶演真经,总不出戒定慧三条法律; 南海莲花生妙相,也只消闻思修一味圆通。

妙法蓮華經 · 授學無學人記品 [ ] 釋迦牟尼

爾時阿難、羅侯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亦應有分,惟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爲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

六祖壇經 · 機緣 · 第二節 [ ] 慧能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爲勝,則與

和留仙女史集句 [ ] 林朝崧

亦應風月動關思,卻是同袍不得知。 經卷藥爐新活計,晚來專赴白蓮期。

妙法蓮華經 ·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 ] 釋迦牟尼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淨踊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瞻仰尊顏、

示禪人寫華嚴經 [ ] 釋祖先

毗盧大經卷,塵識久埋藏。 上人筆端力,掇出放毫光。 笑他自城游歷,自倒自起自忙。 江天月曉,夢破斜陽。 一印印定,無法商量。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歸金華二十五首 其十 [ ] 孫蕡

事業文章滿汗青,白頭歸去世緣輕。 雙溪水繞蒼松下,唯讀楞伽一卷經。

對月了殘經 [ ] 釋梵琮

待月了殘經,文義何曾有。 分付與癡兒,黄葉卷在手。

幼學瓊林·卷四·文事 [ ] 程登吉

多才之士,才儲八斗;博學之德,學富五車。《三墳》《五典》,乃三皇五帝之書;《八索》《九丘》,是八澤九州之志。《書經》載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書;《易經》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繫,故曰《周易》。二戴曾刪《禮

漫興 [ ] 永瑛

何處堪消日,虚齋水竹邊。 鈎簾飛白鷺,洗硯落紅蓮。 書巻聊云爾,簞瓢毎晏然。 客來無雜話,茗飲只談禪。

前蜀王鍇書妙㳒蓮華經残本 [ ] 錢大昕

我㫺收金石,獨少兩蜀碑。 廣政九經有残本,搜訪未覩常懷思。 東川琴泉古塔圯,㳒華貝葉猶無虧。 六丁刼火燒不盡,妙蹟往往人閒貽。 聞有朱書武成字,銀鉤想出平章爲。 前顧後鄭各藏弆,一字欲直千朱提。 吾家

萬卷堂 [ ] 釋居簡

吾聞先進之野人,耕養之外三年通一經。 區區三六一十有八載,六經未必皆知津。 獵獵牙籤三萬軸,當時想見從頭讀。 若將有限趁無窮,偃鼠飲河徒滿腹。 何如一笑俱忘言,文字洗空如露蟬。 等閑一嗅盡其要,蕭郎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