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解十首 [ ] 王邁

三賢千載共襟期,出處存亡同一時。 吾道非耶天詎測,斯人已矣我疇依。 希文若在甘爲黨,邢恕無知卻背師。 坐此褫官吾不恨,恨他同傳是韓非。

送崔彦俊太守歸徽州 [ ] 楊士奇

瀟洒宗之清似玉,專城五馬翼䨇旗。 政如召父南陽日,教擬文翁蜀郡時。 京國三年重邂逅,闗山萬里又分離。 同鄉同道相期逺,千載新安去後思。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其二十 羽调曲五首 [ 南北朝] 庾信

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 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 居休气而四塞,在光华而两旦。 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风行惟涣。 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 千载克圣咸熙,七百在我应期。 实昊天有成命,惟四方

幹樓晚眺 [ ] 李贄

憑高一灑衣,望遠此何時。 正是中元節,兼聽遊女悲。 杯乾旋可酌,曲罷更題詩。 願將北流水,彈與鍾子期。

斋醮对联 [ ] 夏言

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 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

和翰林周先生酬諸君子之作 [ ] 童軒

卓哉衆君子,聲利了不幹。 良時足嘉會,況乃並二難。 春陽載和燠,煙光滴晴巒。 欣睹羣卉榮,豈徒適吟觀。 聖恩曠無際,民物皆阜安。 衣冠樂清暇,永此一日歡。 夫何晉人禊,增以憂恨端。 古今信逆旅,修短何

三月三日社集東皋 [ ] 歐主遇

我皇九載,永和期合。 藹藹時彥,晉人可作。 東園之樹,穠華未落。 於以晤言,曲水爲樂。

感寓 [ ] 朱誠泳

神龜曾出洛,鳳凰亦鳴岐。 靈物豈虛來,解後文明時。 羲文既以遠,元氣日以衰。 雖有麟與鳳,致之者爲誰。 嗟嗟仲尼氏,棲棲良足悲。 獲麟竟遭斃,識者空漣洏。 嗤彼五胡世,禎祥何所期。 蒼麟駕鼓車,天道真

感懷二十首 [ ] 于慎行

櫟社有大樹,輪囷以樛棼。 下枝蔽牛馬,上乾乾青雲。 匠伯睨不顧,終古絕斧斤。 翡翠巢南海,何嘗慕世氛。 金丸落珍木,惟以羽毛文。 膏火爲誰銷,蘭香徒自焚。 多材實身累,沉溟與道羣。

籜石侍郞以新刻詩集見貽卽次集中寄懷之韻報之 其二 [ ] 錢大昕

如公斯稱文章伯,媿我曾陪著作林。 蠹食靑編身恨弱,鯨游碧海力方㴱。 廿年以長常低首,千載相期可證心。 記否宣南坊裏住,雞棲車小數追尋。

次韻孫長文泊姑蘇館 [ ] 范成大

讀書窗下一燈殘,忽有詩來爲暖寒。 聞道扁舟春共載,雪雲雖冷不相干。

齊明堂樂歌十五首肅鹹樂謝超宗 [ ] 無名氏

惟誠絜饗,惟孝尊靈。 敬度黍稷,敬滌犧牲。 騂繭在豢,載溢載豐。 以承宗祀,以肅皇衷。 蕭芳四舉,華火周傳。 神鑑孔昭,嘉足三牷。

熙寧蜡祭十三首 其六 亞、終獻用《慶安》 [ ] 郊廟朝會歌辭

禮文備矣,肅肅無譁。 金石諧節,圭璧光華。 粢以告豐,醴以告嘉。 錫茲福祉,以澤幽遐。

辛卯和九見過以吊治薌及過新居詩相示用前韻奉和 其二 [ ] 许宝蘅

當年同擷桂枝香,敢以寒蟲傲鳳凰。 卅載交期從此逝,一生事業為誰忙。 經過舊館難回憶,檢定遺文更自傷。 昔賀生辰今作弔,淒涼我欲廢重陽。

道南祠下雜作 其三 [ ] 全祖望

文簡文孫木石賢,文章載道亦巍然。 如何史祸消沉後,流落豪芒總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