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瑞粟其二 [ ] 周遇聖

淳居萬山巔,土瘠稀良田。豐歉系飢飽,民命懸於天。 人憂庚子歉,我見爲豐年。蠶登百穀熟,箱萬倉盈千。 異哉粟四穗,一干生南阡。豈無連理木,亦有雙華蓮。 維茲孕瑞粟,庶補民艱鮮。嘉生本協氣,此事非偶然。

題高氏詩卷 [ ] 龔璛

景德禦戎渡河時,王曰曷不吟一詩。逮其後世富有作,共維聖母元祐腳,國破家亡出古壁。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 ] 方回

子陵灘上一詩翁,七十四年雙耳聾。 第一老窮吟第一,一樽時與酹江風。

詠史八首 [ ] 胡應麟

虞卿本說客,著書自窮愁。 馬遷下蠶室,史筆垂千秋。 楚澤放靈均,漆圓餓莊周。 伊人一何否,舉足罹愆尤。 文章實大業,寧與富貴謀。 峨峨金張第,七葉開王侯。 一朝隨物化,榮耀同蜉蝣。

家園示弟槱 [ ] 鄭樵

竹牀讀史慣,土銼勿粘塵。 灑掃王維德,澆鋤郭太仁。 使纔看著屐,有道驗時薪。 小物汝知謹,同心作古人。

賜爲善陰騭書 [ ] 曹義

昭代崇文禮樂彰,新頒寶訓荷恩光。 綸音渙汗風雷動,宸翰淋漓雨露香。 總謂聖明宏制度,寧知帝德煥文章。 周詩虞史堪媲美,世道應同日月長。

宮詞 [ ] 周彥質

瑞竹亭亭近玉墀,初同一簳卻分岐。 已傳國史新圖籍,更得君王御製詩。

四疊 [ ] 劉克莊

狩獲祥麟而史作,夢吞白鳳以玄成。 吾詩豈得無佳瑞,枝上啁嘈翠羽聲。

瑞麥嘉禾吟 [ ] 張朱明

君不見漁陽太守張堪麥,雙秀分芒相絡繹。 又不見中牟仙吏魯恭禾,聯跗共蔕兩婆娑。 奇蹟當年各一爾,千載猶能馨青史。 何況如今一歲中,瀦濆次第見芳叢。 翠浪重重翻夏日,金莖落落躲秋風。 猗與嘉瑞豈徒然,為

來德堂爲中都國學分教林敬伯賦 [ ] 管訥

木之有本,其幹乃強。 水之有源,其流乃長。 吉士好脩,德日以茂。 德爲本源,克昌厥後。 猗歟林氏,奕奕名門。 維祖維禰,曰子曰孫。 匪德之來,曷裕其昆。 斯堂翼翼,以示將來。 保而勿射,維德是積。 我

以近詩寄尤運使 [ ] 趙蕃

求識尤太史,泛舟維豫章。 秋天值摇落,行色況蒼茫。 竟乏驚人句,莫升君子堂。 學詩雖老矣,猶擬遍諸方。

題松陽項氏瑞芝詩卷 [ ] 陳鎰

和氣致祥瑞,在草惟靈芝。 造化之所鍾,人力詎可為。 松陽有隠者,結廬馬湖湄。 徳潤日已廣,枯朽生神竒。 三秀同英華,五色耀陸離。 睠茲生意深,見者但嗟咨。 惟昔商顔翁,采之以療飢。 冝爾孫與子,食徳無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三節 [ ] 孟子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

高氏祖廟詩 [ ] 湛若水

於昭堂廟,堂廟盤谷。 維嶼維茗,山水之蓄。 其蓄維何,維茗維水。 維有蘋蘩,以薦嘉祉。 厥薦曷加,有田黍稷。 維茲馨香,以昭明德。

題朱竹垞明詩綜艸藳 其一 [ ] 錢大昕

長蘆太史七十六,慧慶手鈔百卷詩。 比佀遺山才㪅大,瑤華南北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