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 [ 唐] 徐浩
《周官》內文教國子六書,書之源流,其來尚矣。程邈變隸體,邯鄲傳楷法,事則樸略,未有功能。厥後鍾善真書,張稱草聖。右軍行法,小令破體,皆一時之妙。近世蕭、永、歐、虞頗傳筆勢,褚、薛已降,自《鄶》不譏矣。
題晉王大令保母帖 [ 元] 湯炳龍
曹娥洛神遍堪輿,保母后出爭瀾趨。一時耳目喜新異,九原誰復哀意如。
世人重藝不重義,每以好奇誇好事。集古金石半豐碑,逝者似爲書者累。
八百餘載四字全,政同懸崖三百年。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興憐。
但
自福嚴至後洞記柳書彌陀碑 [ 宋] 劉摰
一盂僧粥三鳴雞,漸望天角生晴曦。
積陰凝靄不得肆,蕩滉破散爭紛披。
清明物象各有職,如再開闢平艱危。
遊人襟韻廓以喜,曉指後洞都忘疲。
小楚亭北望明滅,宛宛一徑微如絲。
問雲般舟道場路,從此亭背無險巇
楊兄鶴洲購贈元氏贊皇石刻有漢篆三公碑甚奇喜極復求沈君愚溪覓之 [ 清] 黃易
古人不可見,古蹟亦有數。
靈奇祕幽邈,難致空懷慕。
楊兄元氏來,古物欣所聚。
啓篋見百幅,如涉山陰路。
墨翠開春巖,字明點菸鷺。
壇山強弩張,白石神虎步。
封龍殘字四,亦得褚歐趣。
最奇三公碑,琳琅漢
憩蘇州文正書院觀公所書伯夷頌碑 [ 明] 夏原吉
忠厚堂深客到稀,時憑雕楯看穹碑。
銀鈎鐡畫中書字,玉振金聲吏部辭。
千古讀來千古懼,萬年立處萬年竒。
瀟瀟落日懷賢淚,何獨襄陽石下垂。
過無爲州晤劉仲良潘琴軒兩方伯周沐三大令別後卻寄 [ 清] 李昭慶
騎省間居鶴唁悲,北堂餘慕廢莪詩。
《瀧岡阡表》歐陽子,家廟碑銘郭敬之。
出處能全忠孝志,遭逢何幸聖明時。
西陲經略資韓範,會起平泉擁節麾。
松湖後收穫詩八首 其六 [ 清] 張英
漁歌聲裏記春秋,藤徑茅亭事事幽。
怪底老翁年七十,鐙前作字尚蠅頭。
酬歐陽舍人寄題醉翁亭詩 [ 宋] 張方平
我本高陽徒,野性蓋疏拙。
豈堪天子傍,命令裁機密。
一麾出承明,猿鳥遂超逸。
山州寂無事,氣象頗蕭瑟。
閒尋琅邪溪,雲嵐可披拂。
中路聞潺湲,幽亭對崷崒。
鏘咽觸環佩,清泠泛琴瑟。
知君多醉此,歸鞍屢
陽月飲黃乾齋書樓時菊初蕊得陽字 [ 明] 林震
吟倚書樓對夕陽,霜株拂檻未全黃。
已經重九遲秋節,猶自葳蕤逗晚香。
商舸近橋人語亂,女牆如帶柝聲長。
花神九字君家是,冬去春來放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