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藿香 [ 明] 李時珍
釋名
兜婁婆香。
氣味
(枝葉)辛、微溫、無毒。
主治
霍亂吐瀉用藿香葉、陳皮各半兩,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溫服。
暑天吐瀉。用滑石(炒)二兩、藿香二錢半、丁香五分,共研爲末。每服一、二錢,
本草綱目·木部·木槿 [ 明] 李時珍
釋名
白飯花、籬障花、日及、朝開暮落花、藩籬草、花奴玉蒸。
氣味
甘、平、滑、無毒。
主治
赤白逅眄。用槿皮二兩,切細,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心服。
頭面錢癬。用槿樹皮研爲末,醋調勻,
白櫻桃花歌 [ 清] 查慎行
空庭瘴消風日春,櫻桃花頭繁且勻。
枝南枝北並時放,初月隔窻浮粉雲。
梨花無香李太俗,别具幽艶存天眞。
山胡飛來好毛羽,字淸調熟啼聲頻。
金鈴風細驚不起,啄花如妬花含嚬。
有時一片近人墜,酒靣掠過香烟煴
三徑草堂晩桂 [ 清] 厲鶚
陽春桃李花,綴枝趁妍暖。
偃蹇靑桂叢,花中亦中散。
隨時有不堪,養生遂成嬾。
結根幽人屋,枳㰚俗喧斷。
高秋月餘閏,疎香吹始滿。
分無樂天曲,新調按銀管。
聊學晦堂禪,微言對偏袒。
寄語主林神,知希我
春日陪崔諫議櫻桃園宴 [ 唐] 皮日休
萬樹香飄水麝風,蠟薰花雪盡成紅。
夜深歡態狀不得,醉客圖開明月中。
本草綱目·木部·芙蓉 [ 明] 李時珍
釋名
地芙蓉、木蓮、華木、樺木、拒霜。
氣味
(葉並花)微辛、平、無毒。
主治
赤眼腫痛。用木芙蓉葉研爲末,水調勻貼太陽穴中“清涼膏”。
月經不止。用木芙蓉花、蓮蓬殼,等分爲末,每服二錢,
渡江雲 · 三犯淨社拈題,雨意,限韻 [ 清] 周岸登
山顰低鎖黛,遠嵐翠匝,暝度楚天遙。半春頻夢雨,雁後花前,恨逐舞紅彫。餘寒殢熱,病損卻、麟帶寬腰。衣倦添,鴨眠薰減,麝暈掩羞潮。
魂銷。鸞弦香沁,鳳軫音乖,也難成悽調。凝望極、雲連芳草,青誤徵袍。風回絮
本草綱目·草部·莎草香附子 [ 明] 李時珍
釋名
雀頭香、草附子、水香棱、水巴戟、水莎、侯莎、莎結,夫須、續根草、地毛。
氣味
(根)甘、微寒、無毒。
主治
未老先衰。用香附子一斤,水浸一夜,取出,擦去毛,炒黃,加茯神(去皮)四兩,共
清平樂 · 其六瑞香 [ 宋] 袁去華
爭妍佔早。只有梅同調。紫暈丁香青蓋小。比似橫枝更好。
日烘錦被薰香。老夫惱得顛狂。把酒花前一笑,醉鄉別有風光。
國香慢 煙草花 [ 清] 郭麐
小朵娟娟。
簇微黃澹白,點綴畦邊。
呼龍種來瑤草,疑是藍田。
昔日遊蜂稚蝶,幾曾見、如此芳妍。
無人解頻采,薑稜芋陂,一抹秋煙。
相思名字在,算移根海島,已幾多年。
花花縱好,葉葉更動人憐。
無分湘筠
本草綱目·草部·木香 [ 明] 李時珍
草部·木香
釋名
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氣味
(根)辛、溫、無毒。
主治
中氣不省(閉目不語,狀如中風)。用木香研細,冬瓜子煎湯灌下三錢。談盛者。藥中加竹瀝和薑汁。
胃氣悶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