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其一 宋太祖 [ ] 嶽正

家母素知儿有志,他人却道帝无心。 史官兼载非相牾,后世那知费讨寻。

詠史 [ ] 陳普

漢四十年幾丞相,蹶張丞相冷如冰。 兩京禮樂何堪自,薄有申屠與宋弘。

史通·內篇·書志第八 [ ] 劉知幾

夫刑法、禮樂、風土、山川,求諸文籍,出於《三禮》。及班、馬著史,別裁書志。考其所記,多效《禮經》。且紀傳之外,有所不盡,隻字片文,於斯備錄。語其通博,信作者之淵海也。 原夫司馬遷曰書,班固曰志,蔡邕

建隆寺李重进祠龛联 [ ] 但明倫

宋史何妨称叛宋;周亲毕竟欲存周。

問禮圖 [ ] 朱誠泳

聃爲柱下史,周禮在於斯。 聖人不自聖,從聃一問之。 學琴暨問官,所學何常師。

贈宋山言三首 其一 [ ] 朱昆田

小宋詩才勝小蘇,共驚文采似扵菟。 他時修史燒官燭,畫苑應添半臂圖。

讀史二首 其一 [ ] 薛瑄

漢唐末事誰能鑑,晉宋當年世所知。 猶有一編青史在,悠悠長使後人悲。

宋書 · 卷十四 · 志第四 · 禮一 [ 南北朝] 沈約

夫有國有家者,禮儀之用尚矣。然而歷代損益,每有不同,非務相改,隨時之宜故也。漢文以人情季薄,國喪革三年之紀。光武以中興崇儉,七廟有共堂之制。魏祖以侈惑宜矯,終斂去襲稱之數。晉武以丘郊不異,二至並南北之

詠史 [ ] 陳普

戰國紛紛似亂麻,釣絲誰記舊穠華。 召南禮樂棲何許,故莒城中太史家。

經徐穉墓 [ ] 陳陶

郟鄏妖興炎漢衰,先生南國臥明夷。 鳳皇屢降玄纁禮,瓊石終藏烈火詩。 禁掖衣冠加宋鵲,湖山耕釣沒堯時。 千年壠樹何人哭,寂寞蒼苔內史碑。

次韻陳敬初陪貢泰甫待制降香婁上 其一 [ ] 袁華

使節煌煌照海濵,錦袍光被寵恩新。 馬班父子昭前史,蘇宋文章繼故人。 甲帳泠風神欲語,斗杓埀野月如輪。 禮成歸蹋南州雪,猶得延陪笑語頻。

送楊廉夫還吴浙 [ ] 宋濂

皓仙八十起商山,喜動天顔咫尺間。 一代遼金歸宋史,百年禮樂上春官。 歸心只憶鱸魚鱠,野性豈隨鴛鷺班。 不受君王五色詔,白衣宣至白衣還。

挽张之洞联 [ ] 沈兆奎

其功安社稷,其学志圣贤,千秋史册之光,何殊唐代赞皇、宋廷司马; 在天为星辰,在地作河岳,此日舟车所至,看有士林涕泪、万姓讴思。

南郊大禮慶成詩五首 [ ] 蘇頌

惟宋五世,將郊泰玄。 祗若前典,欽崇道尊。 其日吉午,天時薄寒。 帝出齋寢,朝神紫垣。 降輅就次,被龍搢山。 禮薦蒼玉,樂歌太安。 酌以瓊醴,羞以靈飧。 飆御來格,上誠益虔。 思我基命,繫於帝軒。 真

課兒聯 其五百八十六 [ ] 樑鼎芬

晉書多散佚;宋史太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