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獻騎龍帝所歸,貂蟬猶睹舊丰姿。
綠槐昔日三公第,古柏今朝丞相祠。
老圃寒香光烈在,故家喬木後人思。
殊勳高節遺青史,今有鉅公詳爲碑。
邛州崔錄事,聞在果園坊。
久待無消息,終朝有底忙。
應愁江樹遠,怯見野亭荒。
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冢中夷蹠同枯骨,身後逢幹享令名。
讀遍永陽文獻錄,可憐齰舌老司成。
清湘郡城公事少,録事官曹盡日閒。
且可隨雲度流水,更宜把酒看青山。
僧前虎跡石苔紫,雨裏鳥聲江竹斑。
應㑹吟詩一百首,寄與明年春雁還。
當時仰望公,畫筆開生面。
之官惟琴鶴,千載趙清獻。
天南奇氣鍾此老,眇視人間冕有蟬。
去曲江張半千里,繼清獻趙作三賢。
山高水遠今猶昔,屋舊祠新人亦天。
扶植每難冰雪後,寒花從此再鮮妍。
今日崔斯立,先門蘇少公。
九流清似鏡,一坐凜生風。
傾蓋難爲別,揮毫記所蒙。
琳琅誰具薦,早獻大明宮。
已盡滄浪興,還思相楚行。
鬢全無舊黑,詩別有新清。
暫憩臨寒水,時來扣靜荊。
囊中有靈藥,終不獻公卿。
崔子曲如鉤,隨例得封侯。
膊上全無項,胸前別有頭。
都俞世遠真風邈,蹇諤如公一代良。
老牧荊州悲發短,蚤呈金鏡識心長。
清吟歸燕詩情遠,力剪胡雛直道張。
文獻風流清獻繼,千秋南海播餘芳。
法宮侍從昔承恩,班列貂璫近至尊。
字辨豕魚翻帝錄,筆回星漢注詞源。
獻書開閣三公第,校射分朋七貴園。
俟罪江潭今幾歲,清秋回首泰階垣。
贍箕尾兮概光,爇沉水兮奠桂漿。惝清風兮穆穆,公欲下兮迴翔。
揚之宮兮益之閣,終非吾土兮不能以樂。鏘劍佩兮歸來,故居兮如昨。
俎腯兮潔尊,春秋兮公有孫。無時往兮不復,公逍遙兮盤桓。
望繫朝廷重,文推天下工。
清名畏楊綰,故事問胡公。
物議垂爲相,風流頓已窮。
仁言博哉利,獻替有遺忠。
憂人何處可消憂,碧甕紅欄湓水頭。
從此潯陽風月夜,崔公樓替庾公樓。
浪仙句法得全功,崔子區區立下風。
客冢相望歸不得,青衫憔悴兩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