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迪漫浪齋 [ 宋] 呂本中
顏子在陋巷,無一當其心。
日惟聖之學,正自惜分陰。
子生千載後,此意尚能尋。
齋雖名漫浪,跡豈計浮沉。
文字浩今古,不受俗務侵。
端如貯美酒,妙處當自斟。
臨卷忽有得,如來君義臨。
即此是聖域,子行無
爲鄭彥林題漁樵耕牧四畫 [ 明] 王恭
臘雪飛花溪正寒,短篷孤棹興漫漫。
莫憐公子魚須笏,換與滄浪一釣竿。
漫浪翁 [ 宋] 張耒
堂有書萬卷,園有竹千竿。
逍遙於其間,漫浪追昔賢。
乃祖首陽人,疾世餓空山。
堂堂祕書公,赤手犯鯨鱣。
後來得吾子,門戶真有傳。
已信懷道貴,預知行世艱。
婆娑欲頭白,不肯彈其冠。
我頃未見之,千里知
漫浪閣辭 [ 宋] 晁補之
沛高皇之受嬴兮,劉別子曰楚元。羌好詩而說義兮,敬設醴於穆生。
戊始怠而穆去兮,申白笑而鉗市。富傳孫而失國兮,派闢彊之支子。
爰清淨而少欲兮,以身悟乎霍光。蹇孫向之洽聞兮,至耆老而彌良。
曰衆賢和於朝兮
傳習錄 · 捲上 · 徐愛錄 · 門人徐愛錄 · 七 [ 明] 王守仁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
孟子 · 第七卷 · 離婁上 · 第二十節 [ 周] 孟子
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爲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西湖素公愛餘泊舟小詩畫爲扇子 [ 宋] 姜特立
老子詩中那有畫,阿師畫裏自兼詩。
我非今世王摩詰,子豈前身李伯時。
煙月正臨青嶂落,灘聲惟許白鷗知。
可憐半幅鵝溪絹,寫此寒江一段奇。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陸澄錄 · 七十一 [ 明] 王守仁
問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