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楊維新學士先子除夜高詠詩韻

· 丘浚
閒中日月靜中過,孤竹清風柳下和。 文解送窮聊自劇,詩成泣鬼不須儺。 頭顱種種遽如許,世態悠悠能幾何。 不朽只消賢子在,尋常名利孰爲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閒中:閑暇之中。
  • 孤竹:古代指一種清高的竹子,常用來比喻高潔的人。
  • 解送:這裡指理解、領悟。
  • 聊自劇:聊以自娛,自我娛樂。
  • 泣鬼:形容詩文感人至深,連鬼神都會感動得哭泣。
  • 不須儺:不需要敺邪的儀式,意指詩文自然感人,無需外力加持。
  • 頭顱:指人的頭部,這裡比喻人的生命或精神狀態。
  • 遽如許:突然變得這樣。
  • 世態:社會上的風俗習慣和人情世故。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心情悠閑。
  • 賢子:有德行的兒子,這裡指楊維新的父親。
  • 尋常:平常,普通。
  • 名利:名聲和利益。

繙譯

在閑暇的時光中靜靜度過,清風如孤竹,在柳樹下輕輕和鳴。 理解了送窮的文意,聊以自娛,詩作感人至深,連鬼神都會感動,無需外力加持。 頭顱(生命)轉瞬即逝,變得如此,世態人情又能持續多久? 不朽的衹是賢德之子的存在,平常的名聲和利益又算得了什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閑適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漠。詩中,“閒中日月靜中過”描繪了一種甯靜的生活狀態,而“孤竹清風柳下和”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象征這種心境的清高與和諧。後兩句通過對“送窮”文意的理解和對詩作感人力量的自信,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最後兩句則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價值的看法,認爲真正的價值在於賢德之子的傳承,而非世俗的名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瓊州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景泰五年進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讀書。既長,博極羣書,尤熟於國家典故。自翰林院編修,進侍講,遷國子祭酒,累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爲尚書入內閣者之始。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嘗採羣書補宋真德秀《大學衍義》爲《大學衍義補》,所載均可見之行事。與修《英宗實錄》,實書于謙之功。又作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羅囊記》四種(《羅囊記》今佚)。亦工詩,有《瓊臺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