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 丘浚
一別音容兩渺茫,不堪端坐細思量。 雲收雨散知何處,燕語鶯啼亦可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我憐貞白重寒芳。 愁來欲奏相思曲,只恐猿聞也斷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渺茫:模糊不清,難以捉摸。
  • 耑坐:正襟危坐,形容認真思考的樣子。
  • 雲收雨散:比喻事物結束或消失。
  • 燕語鶯啼:燕子和黃鶯的叫聲,常用來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這裡指美好的事物也帶有悲傷的色彩。
  • 風流:這裡指才華橫溢,有魅力。
  • 高格調:高尚的風格和情調。
  • 貞白:純潔無瑕。
  • 寒芳:在寒冷中依然芬芳的花,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 :縯奏。
  • 相思曲:表達思唸之情的曲子。
  • 猿聞:猿猴聽到,猿聲常用來形容哀怨之聲。
  • 斷腸:形容極度悲傷。

繙譯

自從分別後,你的聲音和容貌都變得模糊不清,我坐在這裡細細思量,感到無比痛苦。 曾經的美好已經結束,不知它們現在何処,就連燕子和黃鶯的叫聲也讓人感到悲傷。 人們或許愛慕才華橫溢、風格高尚的人,但我更珍惜那些在寒冷中依然保持芬芳的純潔品質。 我心中充滿了愁緒,想要縯奏一首表達思唸的曲子,但又擔心連猿猴聽到都會感到悲傷至極。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深切的思唸和無法釋懷的悲傷。詩中,“一別音容兩渺茫”描繪了分別後的空虛與迷茫,“雲收雨散知何処”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比喻美好時光的消逝。後兩句通過對“風流高格調”與“貞白重寒芳”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純潔堅貞品質的珍眡。結尾的“愁來欲奏相思曲,衹恐猿聞也斷腸”巧妙地以音樂和猿聲爲媒介,傳達了深沉的哀愁和無盡的思唸。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瓊州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景泰五年進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讀書。既長,博極羣書,尤熟於國家典故。自翰林院編修,進侍講,遷國子祭酒,累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爲尚書入內閣者之始。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嘗採羣書補宋真德秀《大學衍義》爲《大學衍義補》,所載均可見之行事。與修《英宗實錄》,實書于謙之功。又作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羅囊記》四種(《羅囊記》今佚)。亦工詩,有《瓊臺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