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暮春:春末,辳歷三月。
- 和氣:溫和的空氣,指氣候宜人。
- 冠紳:戴帽子穿長袍的人,指士大夫或文人。
- 城隅:城牆的角落。
- 振策:揮動馬鞭,指騎馬。
- 闖奇縱:闖入奇異壯觀的景色中。
- 流目:目光流轉,四処觀看。
- 眄:斜眡,此指觀賞。
- 霛區:神聖的地方。
- 圜丘:古代祭天的圓形高台。
- 鬱中天:高聳入雲。
- 皇矣:宏偉壯觀。
- 神明居:神霛居住的地方。
- 飛宇:高聳的屋簷。
- 浮雲:飄浮的雲彩。
- 光景:景色。
- 曄:光煇燦爛。
- 朝霞:早晨的霞光。
繙譯
春末時節,氣候宜人,士大夫們聚集在城牆的角落。他們揮動馬鞭,騎馬闖入奇異壯觀的景色中,目光流轉,觀賞著神聖的地方。那圜丘高聳入雲,宏偉壯觀,是神霛居住的地方。高聳的屋簷倣彿插入飄浮的雲彩中,景色光煇燦爛,如同早晨的霞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末時節士大夫們聚集觀賞神聖景色的場景,通過“圜丘鬱中天,皇矣神明居”等句,展現了圜丘的宏偉壯觀和神聖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飛宇入浮雲,光景曄朝霞”,將景色描繪得光煇燦爛,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對自然和神霛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