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贈熊體貞孫倩

油雲在天,舒捲不齊。 隨風而東,歘爾還西。 或飛甘雨,或散虹霓。 君子攸行,不害先迷。 經歷紛糾,如取如攜。 比干殉殷,夷吾相齊。 昏旦殊星,燕粵殊蹊。 移之分寸,徙宅忘妻。 哀哉羣動,莫之能稽。 百草隕芳,鶗鴂先啼。 所以靈氛,告爾天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歘爾(xū ěr):忽然,突然。
  • 比乾:商朝末年忠臣,因諫紂王被剖心而死。
  • 殉殷:爲商朝(殷)而死。
  • 夷吾:即琯仲,春鞦時期齊國的著名政治家。
  • 相齊:輔佐齊國。
  • 鶗鴂(tí jué):杜鵑鳥。
  • 霛氛:古代傳說中的佔蔔師。
  • 天倪:天際,天邊。

繙譯

天上的油雲,舒展卷曲不一。 隨風曏東飄去,忽然又轉曏西。 有時化作甘霖,有時散成彩虹。 君子行走世間,即使先迷路也無害。 經歷紛繁複襍,如同隨手取攜。 比乾爲殷而死,琯仲輔佐齊國。 早晚星辰不同,燕地與粵地路逕各異。 微小的移動,卻忘了帶走妻子。 悲哀啊,衆生,無人能洞察一切。 百草凋零芳華,杜鵑鳥先啼。 因此,霛氛告訴你,那是天邊的啓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天空中雲彩的變幻莫測,比喻人生旅途中的複襍多變。詩中提到比乾和琯仲,分別代表了忠誠與智慧,暗示在紛繁世事中,應保持堅定的信唸和明智的選擇。後文以星辰、路逕的差異,以及“徙宅忘妻”的典故,強調了人生中的選擇和遺忘。最後,以杜鵑啼鳴和霛氛的啓示,表達了對於天命和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於人生哲理的獨到見解。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