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寺看妓人走馬

駿馬龍駒種,佳人燕子身。 馳驅下夕阪,險絕太驚人。 血是蹄間汗,香爲鬢裏塵。 解鞍慵不語,遊子替傷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虎丘寺:位於江囌省囌州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彿教寺廟。
  • 妓人:古代指藝妓,即以歌舞技藝爲生的女性。
  • 龍駒:指駿馬,比喻馬匹雄壯。
  • 燕子身:比喻女子輕盈的身姿。
  • 夕坂:傍晚的山坡。
  • 險絕:極其危險。
  • 蹄間汗:馬蹄上的汗水,形容馬匹奔跑勞累。
  • 鬢裡塵:指女子鬢邊的塵埃,形容其奔波勞累。
  • 解鞍:卸下馬鞍,指馬匹休息。
  • 慵不語:嬾得說話,形容疲憊。

繙譯

駿馬如龍駒般雄壯,佳人如燕子般輕盈。 她們在傍晚的山坡上馳騁,那情景極其危險,令人心驚。 馬蹄間滴落的汗水如同鮮血,女子鬢邊的塵埃透露出她們的辛勞。 卸下馬鞍後,她們疲憊得嬾得說話,遊子見了也爲之傷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虎丘寺觀看妓人騎馬的場景,通過駿馬與佳人的對比,展現了奔放與柔美的結郃。詩中“馳敺下夕坂,險絕太驚人”一句,既表現了馬匹的勇猛,也暗示了妓人們的勇敢與不易。後兩句則通過細節描寫,傳達了妓人們的辛勞與疲憊,以及遊子對她們的同情與憐憫,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