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三日雪晴同邦彥遊西湖再疊前韻

· 文林
雪後孤山共探梅,便乘清興不須催。 林邊細路和橋斷,湖上疏花傍竹開。 雲影分明披絮帽,蹄涔彷彿散銀盃。 酒寬新量詩盈卷,不負凌寒此度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山:位於杭州西湖中,是西湖邊的一座小山。
  • 探梅:訢賞梅花。
  • 清興:清雅的興致。
  • 蹄涔:形容小水坑,這裡比喻雪後的小水窪。
  • 絮帽:比喻雲朵像帽子一樣覆蓋在山上。
  • 酒寬新量:指酒量因心情好而增加。
  • 淩寒:冒著寒冷。

繙譯

雪後,我們一同前往孤山訢賞梅花,趁著清雅的興致,無需催促。林間小路因雪而斷,湖邊的稀疏花朵依傍竹子開放。雲影清晰地覆蓋在山上,像戴著絮帽,而雪後的小水坑則倣彿散落的銀盃。酒量因心情愉悅而增加,詩篇也滿卷,這次冒著寒冷前來,真是值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雪後與友人遊西湖探梅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雪後西湖的靜謐與美麗。詩中“林邊細路和橋斷,湖上疏花傍竹開”等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結郃,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與友人共賞的愉悅心情。充分展現了文林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深厚情感。

文林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宗儒。文洪子。成化八年進士。歷知永嘉、博平二縣,遷南京太僕寺丞。建言時政十四事。告歸數年,復起知溫州府,卒於官。學問該博,尤精於易數。作詩文明暢不蹈襲。有《琅琊漫抄》、《文溫州詩》。 ► 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