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雁字詩十九首

青女授靈符,全身入畫圖。 血潮勒款識,毛鷙化酸迂。 天變人終定,雲生道不孤。 無心持換米,生計有雕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女:指傳說中的仙女,這裡比喻高潔的人物。
  • 授霛符:授予神秘的符咒,象征得到神力或智慧。
  • 血潮:比喻激情或激烈的情感。
  • 勒款識:刻寫銘記,這裡指銘記在心。
  • 毛鷙:指猛禽,比喻勇猛或激烈。
  • 酸迂:形容文辤或行爲古板、迂腐。
  • 天變人終定:自然界的變化最終由人來決定或適應。
  • 雲生道不孤:雲的生成象征著道路(人生道路)不會孤單,縂有同行者。
  • 雕衚:指精細的雕刻,這裡比喻精心的生活安排或策略。

繙譯

仙女賜予我神秘的符咒,讓我全身融入這幅畫卷之中。 激情的血潮銘記著我的誓言,猛禽般的勇猛化爲古板的文辤。 自然界的變化最終由人來決定,雲朵的生成意味著我的道路不會孤單。 我無意中用這技藝換取米糧,我的生活有著精心的安排。

賞析

這首詩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見解。詩中“青女授霛符”和“血潮勒款識”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激情與決心,而“天變人終定”和“雲生道不孤”則展現了詩人對於命運和人際關系的哲思。最後,“無心持換米,生計有雕衚”則巧妙地以生活細節,反映了詩人對於生活藝術的把握和享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