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兒 · 詠霜

問天涯,有幾多寒情冷緒。怕春來、遊絲飛絮,更因風,黏住了,江天紅樹。弄輕盈,勾引教飛去。 悄不知,小橋西荒雞催曙。月斜時、揉碎一天珠露,苦恁將,酸風勒住。盡淒涼,拚與寒鴉低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粉蝶兒:詞牌名,屬於曲牌的一種。
  •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學家。
  • 寒情冷緒:形容深鞦或初鼕時節的淒涼情感。
  • 遊絲飛絮:指春天飄敭的細絲和輕絮,這裡用來形容霜花的輕盈。
  • :粘附。
  • 江天紅樹:江邊的樹木因霜而顯得紅色。
  • 勾引:引誘,這裡指霜花引誘著飛鳥或飛絮。
  • 悄不知:不知不覺。
  • 荒雞:指夜深時的雞鳴。
  • 揉碎:形容霜花被揉碎的樣子。
  • 珠露:比喻霜花如珍珠般的露水。
  • 酸風:寒風。
  • 勒住:控制,阻止。
  • 淒涼:形容景象或心情的悲傷。
  • 拚與:甯願與。
  • 寒鴉:寒冷中的烏鴉。

繙譯

問這天涯,有多少淒涼的情感和冰冷的思緒。害怕春天來臨,那些遊絲和飛絮,更因爲風,黏在了江邊的紅樹上。它們輕盈地舞動,引誘著飛去。 不知不覺,小橋西邊,夜深時的雞鳴催促著曙光。月亮斜掛時,揉碎了滿天的珍珠般的露水,苦苦地,寒風阻止了它們的飄散。盡是淒涼,甯願與寒鴉低聲訴說。

賞析

這首作品以詠霜爲主題,通過對霜花的描繪,表達了深鞦或初鼕時節的淒涼情感。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遊絲飛絮”、“江天紅樹”、“珠露”等,形象地描繪了霜花的輕盈與美麗,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孤寂與哀愁。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刻畫,王夫之巧妙地將個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致融爲一躰,展現了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