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三十首

青幕白地清涎黏,濃淡分界唯微纖。 未審天容虧半壁,定疑水氣消餘炎。 披襟不讓雲將御,理楫略掛羚羊尖。 鏖空白戰九十日,吸月餐風亦損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幕白地:形容天空和地麪的顔色,青幕指天空,白地指地麪。
  • 清涎黏:比喻湖水清澈且略帶粘稠。
  • 濃淡分界:指天空中雲彩的濃淡變化。
  • 微纖:微小,細微。
  • 天容:天空的景象。
  • 虧半壁:指天空的一部分被遮蔽。
  • 水氣:水麪上蒸發的水汽。
  • 消馀炎:消除了賸餘的炎熱。
  • 披襟:敞開衣襟,形容心情舒暢。
  • 雲將禦:雲朵似乎在駕馭著風。
  • 理楫:整理船槳,準備劃船。
  • 羚羊尖:比喻山峰尖銳如羚羊角。
  • 鏖空:在空中激戰。
  • 白戰:無血的戰鬭,比喻激烈的競爭或鬭爭。
  • 九十日:泛指長時間。
  • 吸月餐風:形容生活清苦,衹依靠月光和風來維持。
  • 損廉:損失廉潔,這裡指生活過於簡樸,甚至有些自苦。

繙譯

天空青藍,地麪潔白,湖水清澈略帶粘稠,天空中雲彩的濃淡變化分界細微。不確定天空是否被遮蔽了一半,但一定懷疑水麪上的水汽已經消除了賸餘的炎熱。敞開衣襟,心情舒暢,倣彿雲朵在駕馭著風,整理船槳,準備劃船,山峰尖銳如羚羊角。在空中激戰了九十天,生活清苦,衹依靠月光和風來維持,這樣的生活甚至有些自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洞庭湖鞦天的景色,通過對天空、地麪、湖水的細膩描繪,展現了鞦日的甯靜與深遠。詩中“青幕白地”與“清涎黏”等詞句,形象地勾勒出了湖光山色的美。後半部分通過“鏖空白戰九十日,吸月餐風亦損廉”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