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三十首

目窮差別耳非聞,逼塞諸根但有云。 觸法大都無軟美,寬饒何處着殷勤。 如浮今古誰爲紐,盡費煙霄不受薰。 一笑中流誇定力,那知悽惻破三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逼塞:充滿,堵塞。
  • 觸法:接觸到的事物或法則。
  • 寬饒:寬容,寬恕。
  • 殷勤:熱情周到。
  • :聯繫,紐帶。
  • :薰陶,影響。
  • 中流:河流中央,比喻關鍵時刻。
  • 定力:堅定的意志力。
  • 悽惻:悲傷,哀痛。

翻譯

眼睛所見皆是差別,耳朵卻聽不到,所有的感官都被雲霧充滿。 接觸到的事物大多沒有溫柔美好,無論哪裏都難以施展熱情。 如今與古時之間,誰是那聯繫的紐帶,盡被煙霧籠罩而不受薰陶。 在河流中央一笑,誇耀自己的堅定意志,卻不知心中已破三分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洞庭秋景,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詩中,「目窮差別耳非聞」一句,以感官的受阻來象徵世事的複雜難辨。後文通過對「觸法」、「紐」、「薰」等詞語的運用,進一步探討了古今之間的聯繫與影響。結尾處的「一笑中流誇定力,那知悽惻破三分」,則巧妙地以河流中央的堅定與內心的悲傷形成對比,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