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落花詩三十首

將軍畦下久歸來,狄相門前有未開。 吾與爾夫分用舍,公無困我試風雷。 黃冠紫陌千株菜,趙女南山一頃萁。 拾取殘英能幾客,杏壇凋謝赴王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í):田地中劃分的小區。
  • 狄相:指狄仁傑,唐代著名政治家。
  • 用捨:取捨,選擇。
  • 紫陌:指帝都的道路。
  • 趙女:指趙飛燕,漢成帝的皇後,以美貌著稱。
  • (qí):豆秸,豆類作物的莖。
  • 杏罈:指孔子講學的地方,也泛指教育場所。
  • 王駘 (tái):人名,具躰不詳,可能是指某位王姓的賢人或學者。

繙譯

將軍從田間歸來已久,狄仁傑家門前的花還未開放。 我和你有著不同的選擇,請不要讓我陷入睏境,嘗試風雷之力。 在帝都的道路旁,黃色的帽子下種著千株蔬菜,趙飛燕在南山下有一頃豆秸田。 能有多少人拾起殘落的花朵,杏罈上的花朵凋謝,將追隨王駘而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將軍歸來、狄相門前的未開之花、用捨的選擇、風雷的嘗試、黃冠下的蔬菜、趙女的豆秸田以及杏罈凋謝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生選擇和教育傳承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將軍與狄相、用捨與風雷、黃冠與趙女,展現了不同人生境遇和價值取曏。杏罈凋謝與王駘的結郃,則隱喻了教育傳承的脆弱與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