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數疇兄對酒自嘆之作

憶騎竹馬逐諸兒,忽道行年四十踰。 謀食一身長畎畝,起家三世總文儒。 青山對酒從吾好,華轂傾人笑自驅。 世路只今多險塞,與君試學北山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和詩,指依照他人詩的題材或體裁作詩。
  • 數疇:人名,詩中提到的「數疇兄」。
  • 竹馬:兒童遊戲時當馬騎的竹竿。
  • 行年:經歷的年歲,指年齡。
  • 謀食:謀求生計。
  • 畎畝:田間,田地。
  • 起家:指從家中徵召出來,授以官職。
  • 文儒:指儒者中從事撰述的人。
  • 華轂:華美的車子。
  • 險塞:艱險梗塞。
  • 北山愚:指愚公,出自《列子·湯問》中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翻譯

記得小時候騎着竹馬追逐同伴,忽然間發現自己已經四十多歲了。 爲了生計,我長年在田間勞作,家族三代都是從事文儒之業。 面對青山,我願意獨自品味美酒,華美的車子引人笑我自驅。 如今世道多艱險,我願與你一同學習北山愚公的精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往昔童年的回憶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憶騎竹馬」與「忽道行年四十踰」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歲月的無情。後文通過對「謀食一身長畎畝」和「起家三世總文儒」的描述,展現了詩人對家族傳統的自豪與對田園生活的滿足。結尾的「世路只今多險塞,與君試學北山愚」則體現了詩人面對世事艱難時的堅韌與樂觀,以及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