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春望二首

鶯啼燕樹合,水漫渚蒲新。 春歸不須恨,化域自常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郊原:郊外的平原。
  • 鶯啼:黃鶯的叫聲。鶯(yīng)。
  • 燕樹:燕子棲息的樹。
  • 渚蒲:水邊的小草。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蒲(pú),一種水生植物。
  • 化域:指自然界或某種境界。

翻譯

黃鶯在樹間啼鳴,燕子聚集在樹梢,水流漫過了水邊新長出的蒲草。 春天的離去不必感到遺憾,因爲自然界總是保持着春天的氣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郊外的景象,通過「鶯啼燕樹」和「水漫渚蒲」生動地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人在表達對春天離去的看法時,提出了「春歸不須恨」的觀點,認爲春天雖然會離去,但自然界中的春天是永恆的,這種樂觀的態度和對自然界循環不息的深刻理解,使得詩歌充滿了哲理和美感。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