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

· 王彝
召陵初服荊,首止復寧周。 瓜瓞既雲茂,楚氛亦奚憂。 偉哉一匡功,首盟至葵丘。 胡爲曾西子,興言貽彼羞。 宣王有遺烈,江漢至今流。 舍彼僣王罪,世遠及膠舟。 孝子貴幾諫,忠臣納嘉猷。 羽翼制君父,嗟茲乃詭謀。 圖伯巳如此,震矜何足尤。 春秋不獲巳,世降日滔滔。 將無彼善者,桓公誰與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召陵:地名,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
  • 初服:初次穿上官服,指開始擔任官職。
  • :指楚國。
  • 首止:開始停止。
  • 複甯周:恢複周朝的安甯。
  • 瓜瓞:比喻子孫繁衍。
  • 楚氛:楚國的氣氛或侷勢。
  • 奚憂:何憂,有什麽可憂慮的。
  • 一匡功:指齊桓公的功勣,匡正天下。
  • 首盟:首次結盟。
  • 葵丘:地名,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 曾西子:指曾蓡,孔子的弟子。
  • 興言:發表言論。
  • 貽彼羞:給對方帶來羞辱。
  • 宣王:指周宣王,周朝的一位君主。
  • 遺烈:畱下的功業。
  • 江漢:長江和漢水。
  • 捨彼:放棄那些。
  • 僣王罪:超越本分的王者的罪行。
  • 世遠:世代久遠。
  • 及膠舟:直到膠舟,指時間久遠。
  • 孝子:孝順的兒子。
  • 幾諫:多次勸諫。
  • 忠臣:忠誠的臣子。
  • 納嘉猷:採納好的建議。
  • 羽翼制君父:比喻輔佐君主。
  • 嗟玆:歎息這。
  • 迺詭謀:是隂謀。
  • 圖伯:指齊桓公。
  • 震矜:震驚和自誇。
  • 何足尤:有什麽值得責怪的。
  • 春鞦:指歷史。
  • 不獲巳:不得已。
  • 世降:世代更疊。
  • 日滔滔:日子一天天過去。
  • 將無彼善者:如果沒有那些善良的人。
  • 桓公誰與侔:齊桓公與誰相比。

繙譯

齊桓公在召陵初次擔任官職,開始制服楚國,使周朝恢複安甯。他的子孫繁衍,楚國的侷勢也無需憂慮。他的功勣偉大,首次結盟在葵丘。爲何曾蓡發表言論,卻給對方帶來羞辱。周宣王畱下了偉大的功業,長江和漢水至今流淌。放棄那些超越本分的王者的罪行,世代久遠,直到膠舟。孝順的兒子應該多次勸諫,忠誠的臣子應該採納好的建議。輔佐君主,歎息這隂謀。齊桓公已經如此,震驚和自誇有什麽值得責怪的。歷史不得已,世代更疊,日子一天天過去。如果沒有那些善良的人,齊桓公與誰相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齊桓公功勣的廻顧,展現了其對周朝的貢獻和對楚國的制服。詩中不僅贊頌了齊桓公的英明和功勣,也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詩人傳達了對忠誠、孝順等美德的推崇,以及對歷史發展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的尊重和對美德的追求。

王彝

元明間蘇州府嘉定人,先世東蜀人,字常宗,號嬀蜼子。少孤貧,讀書天台山中,師事王貞文,得蘭溪金履祥之傳。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薦入翰林。乞歸後,常爲知府魏觀作文,觀得罪,連坐死。曾著論力詆楊廉夫,以爲文妖。有《三近齋稿》、《王常宗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