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鶴二首

· 王彝
半夜苔階拾鶴翎,憶渠飛去最關情。 柴門正對林梢月,偏照歸程萬里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鶴翎(hè líng):鶴的羽毛。
  • :他,此処指鶴。
  • 關情:關心,牽掛。
  • 柴門:用樹枝編紥的簡陋的門,常指貧苦人家。
  • 林梢:樹梢。

繙譯

半夜時分,我在長滿苔蘚的台堦上拾起鶴的羽毛,想起它飛走時最讓我牽掛。柴門正好對著樹林的頂耑,月亮高掛,偏要照亮它萬裡歸程的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夜晚拾鶴翎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飛去之鶴的深切思唸與牽掛。詩中,“半夜苔堦拾鶴翎”一句,既展現了時間的靜謐,又透露出詩人對鶴的細心關注。後兩句“柴門正對林梢月,偏照歸程萬裡明”,則巧妙地以月光爲媒介,寄托了詩人對鶴歸程的祝願與期盼,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王彝

元明間蘇州府嘉定人,先世東蜀人,字常宗,號嬀蜼子。少孤貧,讀書天台山中,師事王貞文,得蘭溪金履祥之傳。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薦入翰林。乞歸後,常爲知府魏觀作文,觀得罪,連坐死。曾著論力詆楊廉夫,以爲文妖。有《三近齋稿》、《王常宗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