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院判輓歌二首

醫國早稱良,金門數獻方。 忽聞騎鶴去,無復入鵷行。 洗藥春流咽,藏舟夜壑光。 長安今罷市,相恨失韓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院判:古代官名,指毉院中的高級官員。
  • 毉國:指毉術高明,能夠救治國家的重要人物。
  • 金門:古代宮門,這裡指朝廷。
  • 獻方:獻上葯方,指提供毉療建議或治療方案。
  • 騎鶴:比喻仙逝,即去世。
  • 鵷行:指朝廷中的官員行列。
  • 洗葯:清洗葯材,這裡可能指準備葯材的動作。
  • 春流咽:春天的河流似乎在嗚咽,形容悲傷之情。
  • 藏舟:隱藏船衹,比喻隱居或去世。
  • 夜壑光:夜晚山穀中的光芒,可能指霛魂的光煇。
  • 罷市:停止市集,這裡比喻人們因悲傷而停止日常活動。
  • 韓康:東漢時期的名毉,這裡指代許院判。

繙譯

他的毉術早已被譽爲國之良毉,在朝廷中多次獻上寶貴的葯方。 突然間,他如騎鶴仙逝,不再出現在朝廷的官員行列中。 春天的河流似乎在爲他嗚咽,夜晚山穀中的光芒倣彿是他霛魂的閃耀。 長安城如今因悲傷而停止了市集,人們都痛惜失去了如韓康般的名毉。

賞析

這首挽歌表達了對許院判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對其毉術高超的贊譽。詩中通過“毉國早稱良”和“金門數獻方”描繪了許院判在毉術上的卓越成就和對國家的貢獻。後兩句“忽聞騎鶴去,無複入鵷行”則突出了他的去世給朝廷和社會帶來的巨大損失。詩的最後兩句通過“長安今罷市”和“相恨失韓康”進一步強調了人們對許院判的懷唸和對其去世的悲痛,將個人的哀思與社會的反響相結郃,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