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詩一章美韓侯也侯宰無錫多善政復以捍禦有功遂升州守之秩行且有日鄉人王昶會予京師能具談侯德予辱知遇尤深

· 王紱
有客黃昏來寓邸,扣門吳語知鄉里。 肅容升堂再拜餘,袖出平安書一紙。 上言間闊苦憂思,下敘寒溫詢動止。 燈前雞黍款客嘗,品味無兼嗟客裏。 酒酣詢訪悉鄉閭,祗說韓侯政聲美。 自從侯初下車日,務敦樸厚消浮靡。 勸民衣食務農桑,遊食鹹驅業耘耔。 西風阡陌涼雨晴,黍稷盈疇光薿薿。 日斜村巷歸牛羊,霜老園林熟梨柿。 每歲春秋社祭餘,親率吾民行飲禮。 推崇有德尊高年,一一酒行躬拜跽。 賓主從容酬獻間,觀感人人良有啓。 時因公暇入庠舍,左右琴書坐憑几。 諸生濟濟趨上堂,問難執經窮至理。 遂致吾鄉孝弟風,敦睦夐非他邑比。 縱有兇頑亦革面,訟庭罕見施鞭捶。 豈獨強梁化柔順,坐使妖魑絕淫祀。 寸心既正天弗違,雨暘任意如頤指。 事神治民各盡心,實以一廉先律已。 處心寬仁復明恕,皎若日星清似水。 況復尤長捍禦功,文武全才孰能擬。 象緯今年示災變,天兵抵闕除奸宄。 雄師百萬才渡淮,敗卒南奔散如蟻。 卻來州縣事劫掠,行旅道邊相枕死。 頓使前時革面徒,舊惡乘風亦羣起。 白晝揮戈肆仇殺,闔室連村遭破燬。 聖皇戡亂已登極,如日行空正天紀。 詔書馳布宣至仁,此輩猖狂猶未已。 侯言我職當字民,塗炭吾民能坐視。 協謀僚寀集吏卒,爰整戈矛張弓矢。 奮身鼓勇當衆先,盡獲渠魁磔諸市。 從此居民始貼席,老稚欣欣免驚徙。 且今無恙共相見,不得我侯安得爾。 事定侯來達上聞,奏功特啓宸衷喜。 錫賚榮頒品秩尊,縣令喬遷州刺史。 只今催上去有期,無計攀留嗟失恃。 徒切甘棠去後思,撫字情親恩浹髓。 我聞客言興嘆嗟,始信學優纔可仕。 憶予前歲初還家,舊業荒蕪沒荊杞。 亦曾修刺謁侯堂,一見下階蒙倒屣。 謬承獎諭勉前修,不以孤寒輒相鄙。 邇來別侯已三載,雅論洋洋猶在耳。 會侯來京我入蜀,彼此參商乃如是。 感侯知我情更深,聽客之言良有以。 古云郎官應列宿,益信斯言非謬矣。 百里民心有休慼,政關令佐人臧否。 嗟我韓侯能惠民,政聲足與龔黃齒。 願言守令皆韓侯,堯舜吾民立堪俟。 侯當此去不再留,發軔青雲自茲始。 客還爲我深致辭,攀餞無繇身絆此。 山斗區區景仰情,作詩頌侯煩送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捍禦 (hàn yù):防禦,保衛。
  • 攀轅 (pān yuán):牽挽車轅,不讓車走,比喻挽留或眷戀賢明的官員。
  • 甘棠之詠 (gān táng zhī yǒng):指對賢明官員的懷念和讚美,源自《詩經》中的《甘棠》篇。
  • 祗說 (zhī shuō):只說。
  • 耘耔 (yún zǐ):耕種。
  • 薿薿 (nǐ nǐ):茂盛的樣子。
  • 飲禮 (yǐn lǐ):古代的一種禮儀,指飲酒時的禮節。
  • 拜跽 (bài jì):跪拜。
  • 庠舍 (xiáng shè):古代的學校。
  • 問難 (wèn nàn):提問疑難問題。
  • 孝弟 (xiào tì):孝順父母,尊敬兄長。
  • 敦睦 (dūn mù):和睦,友好。
  • 革面 (gé miàn):改變面貌,比喻改過自新。
  • 妖魑 (yāo chī):妖怪。
  • 淫祀 (yín sì):不合禮制的祭祀。
  • 雨暘 (yǔ yáng):雨和晴。
  • 頤指 (yí zhǐ):用下巴的動作示意。
  • 律已 (lǜ jǐ):約束自己。
  • 明恕 (míng shù):明理寬容。
  • 象緯 (xiàng wěi):星象。
  • 奸宄 (jiān guǐ):壞人。
  • 枕死 (zhěn sǐ):橫屍。
  • 戡亂 (kān luàn):平定叛亂。
  • 登極 (dēng jí):即位。
  • 字民 (zì mín):治理百姓。
  • 渠魁 (qú kuí):首領。
  • 磔諸市 (zhé zhū shì):在市場上公開處決。
  • 貼席 (tiē xí):安穩地睡覺。
  • 攀留 (pān liú):挽留。
  • 撫字 (fǔ zì):撫養。
  • 浹髓 (jiā suǐ):深入骨髓。
  • 學優 (xué yōu):學問優秀。
  • 荊杞 (jīng qǐ):荊棘和枸杞,比喻荒蕪。
  • 倒屣 (dǎo xǐ):倒穿鞋子,形容急忙迎接。
  • 雅論 (yǎ lùn):高雅的言論。
  • 參商 (cān shāng):比喻相隔遙遠,不能相見。
  • 郎官 (láng guān):官員。
  • 休慼 (xiū qī):喜樂和憂愁。
  • 令佐 (lìng zuǒ):輔助官員。
  • 龔黃 (gōng huáng):古代賢臣的名字。
  • 發軔 (fā rèn):開始。
  • 青雲 (qīng yún):比喻高官顯位。
  • 攀餞 (pān jiàn):挽留送別。
  • 山斗 (shān dǒu):比喻高大的形象。
  • 景仰 (jǐng yǎng):敬仰。

翻譯

黃昏時分,一位客人來到我的寓所,敲門時帶着吳地的口音,我知道他是同鄉。他莊重地走進大廳,再次鞠躬,從袖中取出一封平安信。信中先是表達了對久別的憂思,接着詢問了我的近況。我們在燈下共嘗家鄉的雞黍,品味着客居他鄉的滋味。酒過三巡,他開始講述家鄉的事情,只說韓侯的政績美名遠揚。自從韓侯上任以來,他致力於弘揚樸實厚道,消除浮華風氣。他勸導百姓務農桑,驅趕遊手好閒者去耕種。西風中,田野在涼雨後晴朗,莊稼茂盛地生長。日落時分,村巷裏牛羊歸家,園林中的梨柿已經成熟。每年春秋兩季的社祭之後,韓侯親自率領百姓舉行飲酒禮。他推崇有德之士,尊敬長者,每次敬酒都親自跪拜。在賓主從容的交流中,人們深受感動,良知被啓發。在公暇之餘,韓侯會進入學校,坐在琴書之間,學生們紛紛前來請教,他耐心解答疑難問題。因此,我們家鄉的孝悌之風盛行,和睦程度遠超其他地方。即使是頑固不化的人也改過自新,法庭上很少見到鞭打。韓侯不僅使強硬者變得柔順,還使妖怪絕跡,不再進行不合禮制的祭祀。他的正直不阿,使得天氣順從他的意願,雨晴自如。他治理神靈和百姓都盡心盡力,以廉潔自律爲先。他心懷寬仁,明理寬容,如同日星般皎潔,清水般清澈。何況他尤其擅長防禦,文武全才,無人能比。今年星象預示災變,天兵抵達京城清除奸邪。百萬雄師渡過淮河,敗軍如蟻南逃。他們來到州縣掠奪,旅人橫屍路邊。這使得之前改過自新的人再次羣起,白日揮戈仇殺,村莊被毀。聖皇已經平定叛亂,即位正天紀。詔書迅速傳達,宣揚至仁,但這些猖狂之徒仍未停止。韓侯說他的職責是治理百姓,不能坐視百姓受苦。他與同僚謀劃,召集吏卒,整頓武器,勇敢地帶頭,捕獲首領並在市場上公開處決。從此居民得以安穩生活,老人和孩子們欣喜地免於驚慌遷徙。現在我們能安全相見,沒有韓侯的保護怎能如此。事情平定後,韓侯的功績被上報,皇帝特別高興,賜予他尊貴的品秩,從縣令升爲州刺史。現在韓侯即將離去,我們無法挽留,只能懷念他留下的恩情。我聽客人講述後深感嘆息,相信學問優秀的人可以成爲好官。回憶起我前年回家時,家鄉荒蕪,我也曾拜訪韓侯,他急忙迎接我,不以我孤寒爲恥,反而鼓勵我繼續努力。近來與韓侯分別已三年,他的高雅言論仍在我耳邊迴響。韓侯來京我入蜀,彼此相隔遙遠,不能相見。感謝韓侯對我的深厚情誼,聽客人的話我深有感觸。古人說郎官應像星宿一樣,我相信這話不假。百姓的喜樂和憂愁與官員的治理密切相關。我感嘆韓侯能惠民,他的政聲足以與古代賢臣相比。願所有守令都能像韓侯一樣,我們的百姓就能像堯舜時代一樣幸福。韓侯此去不再留,他的高官生涯從此開始。客人回去後請爲我傳達,我無法親自送別,只能以山斗般的敬仰之情,作詩頌揚韓侯,煩請送給他。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客人的敘述,詳細描繪了韓侯在無錫的善政和捍衛有功的事蹟,展現了韓侯的文武全才和爲民請命的情懷。詩中,韓侯的形象被塑造得高大而親切,他的政績和人格魅力深深打動了鄉人和詩人。通過對比韓侯的治理和亂世的動盪,詩人表達了對賢明官員的渴望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韓侯的讚美,也是對理想政治的頌歌。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