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策馬:騎馬。
- 淩(líng):同“淩”,超越。
- 百川:衆多河流。
- 巨海:大海。
- 平丘:平地上的小丘。
- 拂雲:觸及雲彩,形容極高。
- 何極:多麽遙遠。
- 倚石:靠著石頭。
- 松根:松樹的根部。
- 飛夢:夢境中的飛翔。
- 羅浮:山名,在今廣東省,古代著名的道教聖地。
繙譯
傍晚時分,我偶然興起登高的興致,騎馬攀登至山峰的絕頂。 在這裡,我盡覽百川滙入大海的壯濶景象,甚至懷疑那些山嶺是否就在平地的小丘上。 我觸及雲彩,覜望天際,不知其盡頭何在,靠著石頭,坐在松樹根部,久久不願離去。 我借用一塊石頭作爲枕頭,想與誰共享這甯靜時刻,卻一次次在夢中飛翔,到達羅浮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策馬高淩絕頂頭”展現了其不畏艱難的決心和勇氣。詩中“盡見百川歸巨海,卻疑諸嶺在平丘”一句,既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深刻觀察,又隱含了對人生境界的哲思。後兩句“拂雲天外觀何極,倚石松根坐不休”則抒發了作者對高遠境界的曏往和對自然的親近。結尾的“一枕借眠誰可共,幾廻飛夢到羅浮”則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和對道教聖地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