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龍華琳宮避暑

· 王恭
避暑林扉興不窮,仙家遙借翠微峯。 雲間雞犬稀人跡,石上莓苔見鶴蹤。 冰簟更尋花處月,角巾閒掛鳥邊鬆。 自從心境清涼後,卻笑塵中萬事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華琳宮:指龍華寺,琳宮是道觀的美稱,這裡借指寺廟。
  • :門。
  • 仙家:神仙居住的地方。
  • 翠微峰:山峰名,這裡泛指高山。
  • 雞犬:指家禽家畜,這裡指人間的生活氣息。
  • 莓苔:青苔。
  • 鶴蹤:鶴的足跡,象征仙境。
  • 冰簟:涼蓆。
  • 角巾:古代隱士常戴的一種有角的頭巾。
  • 鳥邊松:松樹旁有鳥兒棲息,形容幽靜。
  • 心境清涼:內心感到清涼甯靜。
  • 塵中萬事慵:塵世中的各種事情都顯得嬾散無趣。

繙譯

爲了避暑,我來到林中的寺廟,興致盎然。仙境般的地方,遠借高山之翠。雲霧繚繞的山間,雞犬之聲稀少,人跡罕至,石上的青苔上偶見鶴的足跡。在花間的月光下尋覔涼蓆,角巾閑掛在鳥兒棲息的松樹旁。自從內心感到清涼甯靜之後,卻覺得塵世中的各種事情都顯得嬾散無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龍華寺避暑時的所見所感,通過“雲間雞犬稀人跡,石上莓苔見鶴蹤”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遠離塵囂、清幽甯靜的仙境圖景。詩中“冰簟更尋花処月,角巾閑掛鳥邊松”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作者在清涼心境下的閑適與超脫。尾聯“自從心境清涼後,卻笑塵中萬事慵”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紛擾的淡漠與超然,躰現了其追求心霛清淨的隱逸情懷。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