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宿實上人山房因題於竹石圖

· 王紱
竹窗清夜聽風雨,蒲座同僧對一燈。 自笑身形癯似鶴,誰知心事冷如冰。 茅庵近漏牽蘿補,茶鼎將枯汲澗增。 明日天晴過湖去,雲山煙樹繞平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蒲座:用蒲草編制的座墊。
  • (qú):瘦。
  • :一種蔓生植物。
  • :山間的小溪。

翻譯

在竹窗邊,我靜聽夜雨,與僧人相對,共坐蒲草座,共享一盞燈。 我自嘲身形瘦削如鶴,但內心卻冷若冰霜。 茅屋因近漏雨而需修補,茶鼎將幹,我便去山澗取水。 希望明日天晴,我能過湖而去,那時雲霧繚繞的山巒與樹木將環繞着平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中僧舍的雨夜體驗,通過自然與簡樸生活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詩中「竹窗清夜聽風雨」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親近與感悟,又暗示了內心的平和與清淨。後文通過對比「身形癯似鶴」與「心事冷如冰」,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高與超然。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