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師夔木石

· 王恭
荒村怪石連樹根,古苔蒙茸野棘繁。 蛟龍騰空虎豹蹲,寒霜落月啼清猿。 石門窈窕通仙源,我欲飄飄絕世喧。 櫟山老人無復存,往往人間驚墨痕。 夢著銀簫亦斷魂,垂蘿飛鳥如可捫。 石泉泠泠洗心言,白雲飛來誰與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蒙茸:méng róng,形容苔蘚茂密的樣子。
  • 蛟龍:jiāo lóng,傳說中的水中神獸,比喻巨大的力量。
  • :dūn,這裏形容虎豹的姿態。
  • 窈窕:yǎo tiǎo,形容深遠曲折。
  • 櫟山老人:lì shān lǎo rén,指隱居山林的老人。
  • 墨痕:mò hén,指書畫作品。
  • 銀簫:yín xiāo,銀製的簫,這裏指音樂。
  • 垂蘿:chuí luó,垂掛的藤蘿。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聲清脆。

翻譯

荒涼的村落裏,怪石與樹根相連,古苔密佈,野生的荊棘叢生。 蛟龍騰躍於空中,虎豹蹲伏,寒霜降臨,月色清冷,猿猴在啼叫。 石門幽深,通往仙境的源頭,我渴望飄然離去,遠離塵世的喧囂。 櫟山的隱士已不復存在,人們偶爾會被他的書畫作品所震驚。 夢中吹奏的銀簫也讓人心碎,垂掛的藤蘿和飛鳥似乎觸手可及。 石泉發出清脆的聲音,彷彿洗滌心靈的話語,白雲飄來,無人與之對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荒村怪石、古苔野棘的自然景象,通過蛟龍、虎豹等動物形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幽深的氛圍。詩中「石門窈窕通仙源」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脫塵世的嚮往。後文通過對櫟山老人、銀簫、垂蘿飛鳥等元素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超脫的嚮往。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