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 (yè):拜見。
- 祠宇 (cí yǔ):祠堂。
- 大儒 (dà rú):偉大的學者。
- 流澤 (liú zé):指學者的影響和恩澤。
- 柏森 (bǎi sēn):柏樹茂密。
- 臺廠 (tái chǎng):高臺。
- 統緒 (tǒng xù):指學問的傳承。
- 濂洛 (lián luò):指濂溪和洛學,宋代理學的兩個重要流派。
- 頡頏 (xié háng):指學問的傳承和發揚。
- 薛王 (xuē wáng):指薛瑄和王陽明,兩位著名的明代學者。
- 仰止 (yǎng zhǐ):仰慕至極。
- 心印 (xīn yìn):心中的印記,指深刻的理解和記憶。
- ?牆 (máo qiáng):指牆壁上的文字或圖畫,這裏指牆壁上的學問。
翻譯
拜見曹月川先生的祠堂, 祠堂歷經千年依然莊嚴,偉大的學者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柏樹茂密,爲野色增添了生機,高臺散發着天光。 學問的傳承承繼了濂溪和洛學的精髓,與薛瑄和王陽明並駕齊驅。 我深感仰慕,心中的印記就刻在牆壁上的學問之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曹月川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對其學問傳承的讚美。詩中,「祠宇千年盛」和「大儒流澤長」描繪了祠堂的莊嚴和學者的深遠影響。通過「柏森」和「臺廠」的意象,詩人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學問的深刻理解和記憶,以及對先賢的無限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