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滄洲野堂卷

· 王恭
白沙門外水粼粼,懶漫還宜漉酒巾。 華髮任隨風葉冷,遠心惟與海鷗馴。 秋經泉石偏多夢,老向丘園有幾人。 聞道壺觴仍愛客,風流能待布衣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粼粼 (lín lín):形容水清澈、閃爍的樣子。
  • 漉酒巾 (lù jiǔ jīn):用來過濾酒的布巾。
  • 華髮 (huá fà):指白髮,多用於形容老年人。
  • 遠心 (yuǎn xīn):指遠離塵囂的心境。
  • 海鷗馴 (hǎi ōu xùn):海鷗被馴服,比喻與世無爭,心境平和。
  • 丘園 (qiū yuán):指田園或隱居之地。
  • 壺觴 (hú shāng):指酒器,也泛指飲酒。
  • 布衣貧 (bù yī pín):指穿着布衣的貧窮生活。

翻譯

在白沙門外,水波粼粼,我懶散地適宜用漉酒巾過濾酒。 任憑白髮隨風葉般冷落,我的心境只願與海鷗一樣馴服於遠方。 秋天經歷泉石之間,夢境頻多,老來在丘園中又有幾人相伴。 聽說那裏的酒器仍愛招待客人,風流的生活能待我這布衣之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恭遠離塵囂,歸隱田園的生活理想。詩中「白沙門外水粼粼」和「華髮任隨風葉冷」等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後句「遠心惟與海鷗馴」和「老向丘園有幾人」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嚮往寧靜、遠離紛擾的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潔情懷。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