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古樂府二章

白馬黃金勒,霓旌天上來。君王政機暇,遊衍薰風臺。 長堤柳嚲金鞭回,錦宮花簇瓊筵開,侍臣快睹紛徘徊。 紛徘徊,捧壽杯。仰瞻神武姿,駕馭多良才。需雲一曲昇平樂,八方順軌無纖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霓旌(ní jīng):古代皇帝出行時儀仗的一種,以五彩羽毛裝飾的旗幟。
  • 遊衍(yóu yǎn):悠閒地遊玩。
  • 薰風臺:古代帝王用於休閒娛樂的臺榭。
  • (duǒ):下垂的樣子。
  • 錦宮:華麗的宮殿。
  • 瓊筵:華美的宴席。
  • 駕馭(jià yù):控制,驅使。
  • 需雲:指雲氣繚繞,比喻帝王之氣。
  • 八方:指四面八方,各個方向。
  • 順軌:遵循正道,秩序井然。
  • 纖埃:微小的塵埃,比喻小問題或麻煩。

翻譯

一匹白馬配着黃金的馬勒,五彩的旗幟如同從天而降。君王在處理政務之餘,悠閒地遊玩在薰風臺上。 長堤上的柳樹低垂,金色的馬鞭輕輕迴旋,華麗的宮殿中,錦繡般的花朵簇擁着瓊漿玉液的宴席,侍臣們快步走來,紛紛徘徊。 他們徘徊着,手捧壽杯,仰望着君王那神武的姿態,讚歎着君王駕馭衆多良才的能力。一曲昇平的樂曲在雲氣繚繞中響起,四面八方都遵循着正道,沒有絲毫的塵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君王在政務之餘的休閒場景,通過「白馬黃金勒」、「霓旌天上來」等詞句,展現了皇家出行的盛大氣勢。詩中「長堤柳嚲金鞭回,錦宮花簇瓊筵開」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畫出宮廷的繁華與宴會的盛況。結尾的「需雲一曲昇平樂,八方順軌無纖埃」則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安定繁榮的讚美和對君王英明治理的敬仰。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開闊,充滿了對君王和國家的頌揚之情。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