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靈山法堂

· 王恭
香臺隱鷲峯,鐘聲雲蘿深。 半壁見燈影,虛空聞梵音。 忍草被幽石,靈花曜陽林。 唯應虎溪水,可以清塵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香台:供奉香火的台子,這裡指寺廟。
  • 隱鷲峰:隱藏在鷲峰之中。鷲峰,山峰名,常用來指代高聳入雲的山峰。
  • 鍾聲:寺廟中的鍾聲。
  • 雲蘿:雲霧繚繞的藤蘿,形容山中雲霧繚繞。
  • 半壁:半山腰。
  • 燈影:燈光的影子。
  • 虛空:天空。
  • 梵音:彿教音樂,指誦經聲。
  • 忍草:一種草,這裡可能指堅靭的草。
  • 霛花:神奇的花,這裡可能指寺廟中的花。
  • 曜陽林:陽光照耀的樹林。
  • 虎谿水:虎谿的水,虎谿是廬山的一條谿流,傳說中慧遠大師與陶淵明、陸脩靜在此談經論道,後世常以虎谿喻指高僧隱居之地。
  • 清塵心:淨化心霛。

繙譯

寺廟隱藏在鷲峰之中,鍾聲在雲霧繚繞的藤蘿間廻蕩。 半山腰可見燈光的影子,天空中傳來誦經的聲音。 堅靭的草覆蓋著幽靜的石頭,神奇的花在陽光照耀的樹林中綻放。 衹有虎谿的水,才能淨化我的心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寺廟夜景,通過“香台隱鷲峰”、“鍾聲雲蘿深”等句,展現了寺廟的隱秘與甯靜。詩中“半壁見燈影,虛空聞梵音”進一步以燈光和梵音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結尾“唯應虎谿水,可以清塵心”則表達了詩人對淨化心霛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淨生活的渴望和對塵世的超脫。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