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侵苔:被苔蘚覆蓋。
- 尋源:尋找水源。
- 夾澗:沿着山澗。
- 得意:此處指水流自由自在地流動。
- 花好不知名:美麗的花卻不知道它的名字。
- 採藥供晨飯:採集草藥作爲早餐。
- 撈魚作午羹:捕魚做午餐的湯。
- 滄海:大海。
- 蓬瀛:傳說中的仙境,蓬萊和瀛洲。
翻譯
喜愛那被苔蘚覆蓋的石頭,坐在上面,尋找水源,沿着山澗行走。水流似乎自在地流動,花兒美麗卻不知其名。採集草藥作爲早餐,捕魚做午餐的湯。何必去大海之上,更不用問仙境蓬萊和瀛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通過「愛石侵苔坐,尋源夾澗行」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與喜愛。詩中「水流如得意,花好不知名」以擬人的手法賦予自然以情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無名的花的讚美。結尾「何須滄海上,更欲問蓬瀛」則體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滿足,無需追求虛無縹緲的仙境,現世的自然之美已足夠令人陶醉。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
方獻夫的其他作品
- 《 恭紀聖恩春日同遊並頒賜殊品 》 —— [ 明 ] 方獻夫
- 《 贈謝明府奏績 》 —— [ 明 ] 方獻夫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十二 》 —— [ 明 ] 方獻夫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八 》 —— [ 明 ] 方獻夫
- 《 山亭落梅用丹山家兄韻 》 —— [ 明 ] 方獻夫
- 《 再用杜子美韻十首 》 —— [ 明 ] 方獻夫
- 《 湛甘泉內翰使安南還訪予西樵適予出不值 》 —— [ 明 ] 方獻夫
- 《 又古樂府二章 》 —— [ 明 ] 方獻夫